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力农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李淼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米力农对于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心率(HR)、动脉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HR、PaO2、PaCO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HR、PaO2、PaCO2水平均优于观察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对于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动脉氧分压等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米力农多巴酚丁胺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

    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

    金莹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搜集的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均采用流式细胞术加以诊断,采用单激光三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相应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 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50例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占57。47%),2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占33。33%),8例(占9。20%),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骨髓性白血病中有33例纯骨髓性患者(占66。00%)、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34。00%),29例淋巴性白血病中有12例纯淋巴性患者(占41。38%)、17例My阳性混合型(占58。62%),各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能够显著提高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诊断率。

    流式细胞术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临床意义

    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周丽红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优化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70。7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15%,和对照组18。54%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复治肺结核优化方案

    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研究

    单桂华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后,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后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与研究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部位57例(57%),下鼻道后穹隆部位16例(16%),下鼻道外侧壁部位10例(10%),上鼻道中后段部位8例(8%),中鼻道前段部位6例(6%)出血部位不明确3例(3%)。治愈率比较:行一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95例,治愈率为95%,行二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5例,治愈率为5%。结论 鼻内镜可明确一些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同时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鼻内镜电凝止血难治性鼻出血

    血常规检测在临床疾病中的运用价值及意义

    银燕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并研究血常规检验在临床疾病当中进行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选择的患者为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和贫血患者,共计选择患者120例,将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于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作出血常规的检验,同时对于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观察组检验出的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等数值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均存在有差异性,两组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检验工作过程中,通过血常规的检验能够对于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作出详细的分析,它对于临床的相关疾病诊断能够提供可靠的价值,而且临床在操作过程当中操作的难度相对较小,可以在临床检验过程当中推广应用。

    血常规检验临床疾病应用价值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防治

    李东玲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同时对于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其防治措施。方法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研究选择其中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调查患者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通过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得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从临床表现来说,患者存在有出血症状,而且存在有全身的症状。为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对于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以后,全部得到恢复,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于所有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意度评分为(92。5±3。4)分。结论 临床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治疗,尽量为患者选择采用对血小板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的药物进行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分析临床表现

    2015年~2017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赵磊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15年~2017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WHONET5。6软件对分离菌株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伤口分泌物标本48。84%,其次为痰标本39。53%,血液标本5。81%;主要来源科室为骨科33。72%,ICU24。42%,呼吸内科22。09%;近三年期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并不严重,但部分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临床重视。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对比分析

    郭东旭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肿瘤采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小切口手术治疗、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美容效果、颈部皮肤紧张感、颈部感觉减退程度的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颈部皮肤紧张感以及颈部感觉减退程度的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效果更高,安全性更好。

    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于美英
    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溶栓、保护脑神经、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以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DL、LDL、TG、TC等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HDL水平、LDL水平、TG水平、TC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L水平、TG水平分、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70%(2/54)、14。81%(8/54),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施以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减少脑梗死的复发。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脑梗死

    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黄钰
    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与研究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磷酸肌酸钠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TnI、CK及CK-MB)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清cTnI、CK及CK-MB)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较好,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磷酸肌酸钠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