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

    杨晓松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际治理奥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依据研究需求,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间隙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肾功能衰竭间隙性血液净化并发症

    研究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吴霰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碘胺酮应用于急诊科急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并将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急诊科2018年2月份至2019年2月份共收治急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均给予常规急诊治疗,并根据收治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碘胺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碘胺酮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将其应用于急诊科急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

    碘胺酮急诊急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疗效观察

    王春梅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0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根管治疗)和观察组(予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4。0%)>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80。7%),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18。7%)<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28。7%),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相较于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牙髓病根尖周病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张文彬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1例。Ⅰ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Ⅱ组选择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24小时的疼痛状况,术前两组患者疼痛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Ⅰ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比Ⅱ组更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Ⅰ组治疗成功率为97。56%(40/41),Ⅱ组治疗成功率为80。49%(33/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牙髓炎在进行治疗时,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并严格掌握适应证,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治疗效果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高强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具体情况。结果 手术后患者膝关节曲度和膝关节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

    刘颖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将41例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将41例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明显,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3%与对照组9。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9%(2/41),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1%(7/41),总有效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显著改善症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阿伐他汀不同剂量冠心病疗效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鞠琦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对于心绞痛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于我院就诊的94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单纯用药组(n=47)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组(n=47)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加普萘洛尔。治疗结束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78。38%,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则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别(χ2=5。3391,P=0。0208);单纯用药组治疗有效时间平均为(25。21±1。15)d,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时间平均为(16。34±0。14)d,则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时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心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加普萘洛尔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且治疗有效时间短,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心绞痛阿司匹林普萘洛尔治疗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董双
    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分到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产后出血剖宫产前置胎盘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王燕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对于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为在此期间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均为43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采用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比较,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很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存在有差异性,治疗以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第四周,观察组的评分比对照组相对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八周,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西替利嗪舒利迭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张奎兴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和控制办法分析。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选择疾控中心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病情特点,并根据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10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控制方法和三级防控方法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体温在37。6~41。1 ℃,患者伴随咳嗽和咳痰症状,存在呼吸急促或腹泻呕吐症状,个别患者伴随低氧血症。这种病情可通过微生物传播,也可通过人体或间接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经过不同的干预,A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0。00%(80/100),B组为95。00%(95/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度为78。00%(78/100),B组为96。00%(96/1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的主要特点相对较多,患者体温较高,并存在有相关咳嗽咳痰症状,临床表现复杂,通过对患者进行三级预防控制方案进行控制,能有效提升病情的控制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分析控制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