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张钟尹
    278-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性护理对接受腹腔镜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调查笔者所在科室于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等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围手术期长期护理干预,乙组在甲组护理方案是基础上联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肛门自主排便时间分别为(13。34±5。40)h、(16。13±3。24)h、(45。22±2。34)h,均短于甲组(21。49±5。25)h、(24。17±4。10)h、(54。27±4。5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腹胀症状改善效果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9%,高于甲组74。29%(P<0。05)。结论 阑尾炎腹腔镜术治疗中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起到明显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临床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系统性护理

    循环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璐璐
    280-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环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所收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10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3例。干预组采用循环护理服务模式,而常规组则为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依从性指标评分、护理干预效果指标评分、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评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接受患有开病症患者,采用循环护理服务模式,能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的依从性,提升效果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抑制不良事件发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相对较高,可促进心内科老年患者早日疾病转归。

    循环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老年应用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孙龙
    283-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瘫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疾病患儿7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脑瘫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脑瘫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水平达到91。9%,优于对照组的70。3%;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仅出现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8%,高于对照组的81。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缩短疾病治疗时间,使病情的控制效果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水平均得到显著性提升。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效果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桂杰
    285-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每组患者4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神经、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多学科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赵蕾
    28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采用多学科营养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简单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联合多学科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淀粉酶复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APACHE Ⅱ、SAS评分、SF-36评分、总蛋白、血红蛋白、pH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经多学科营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营养学指标,可广泛开展于临床中。

    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营养护理住院时间总蛋白护理满意度

    新的管理模式在难免压疮监控中的应用

    刘领君
    28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的管理模式在难免压疮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371例,院外带入压疮955例为小组改建前组,采用未改进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上报难免压疮高危患者386例,院外带入压疮604例为小组改建后组,采用改进的管理模式。结果 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下降,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提高,区域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结论 压疮小组改建后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压疮的防护水平及对压疮的治疗水平。

    压疮管理管理模式压疮监控

    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凌云
    29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本院10名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原因,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的10名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经过1、3、6、12个月的艾滋病血液检测,并经为期1年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无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发生。结论 导致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诸多,包括:血液及体液污染、皮肤及黏膜暴露、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等;因此,需提高防护意识,加强防护工作,使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及预防。

    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对策

    关于常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的分析

    郝克仲
    293-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目的:研究探讨我院常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地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控制进行检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对仪器进行校准,主要针对X射线拍片机以及X射线透视机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结果 X线拍片机单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在77。2%~90。2%,具体为:峰值电压、曝光时间、输出量重复性、过滤、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有用线束半值层、输出量线性、有用线束垂直度的偏离、光野,照射野一致性合格率分别为90。2%、89。7%、87。9%、87。0%、85。7%、83。9%、82。6%、82。1%、77。2%。X线透视机单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在55。0~90。0%,具体为:低对比度测试卡分辨力、透视荧光屏空间分辨力、受检者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影像增强器系统亮度自动控制、透视荧光屏灵敏度、影像增强器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合格率分别为60。0%、75。0%、90。0%、75。0%、55。0%、60。0%。结论 X线图像质量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X线图像质量决定了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直接影响 。

    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年轻护士观察病情及应变能力

    谢继艳
    295-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神经的特性决定了神经外科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急性病,具有变化快、病情重大等特点,患者的生命随时面临着死亡威胁,这就要求了神经外科护士需要具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优秀的医疗操作能力,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高超的应变能力以及高品质的医疗素养。本文将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以某一医院高神经外科年轻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工作现状,探讨高神经外科年轻护士具备观察病情及应变能力重要性,以提高学习兴趣、严格带教、了解病情、关注生命体变化、严格管理、教学培训、继续教育以及阶段考核等方面探寻提高神经外科年轻护士观察病情及应变能力的方式方法 。

    神经外科年轻护士患者病情观察能力应变力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邱锦惠
    298-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方法 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此管理模式下所得的数据为对照组,在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对消毒供应中心采用质量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以该管理模式下所得的数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的概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洁度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一次性无菌用品及灭菌包的合格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下送车清洁度的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观察组消毒控制中心环境的总评分为97。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3分(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综合工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实践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流感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