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研究

    顾丽娟黄钰顾佩莉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睡眠质量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从本社区随机选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56例,正常人147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及血压变异系数进行测定。数据由SPSS软件进行t检验和Pearson分析。结果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系数及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睡眠质量与夜间血压及血压变异系数显著相关。结论 睡眠质量差不仅不利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并且有增大夜间血压变异性的可能。

    顽固性高血压睡眠血压血压变异性

    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的必要性研究

    梁来友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血涂片镜检)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1863份血液标本,所选标本均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查,对满足检查标准的50份标本采取血涂片镜检,对血液标本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镜检的结果 展开分析比较。结果 血涂片镜检与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 中相符32例(64%),不相符18例(36%);利用血液分析仪得出中性粒细胞升高,且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时,血涂片镜检结果 异常例数为9例(18%),而嗜碱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改变,白细胞降低、升高或正常时,血涂片镜检结果 提示异常例数为7例(14%)。结论 血涂片镜检能使血液标本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得到提高,能提供给临床医师科学的指导,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大力推广。

    血常规显微镜检查血涂片血液分析仪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近期疗效

    刘洪新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GSL在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PACG类型分为A组和B组,均行PEGS+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两组患者视力、中央前方深度相对治疗前出现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且A组患者与B组患者术后三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降眼压眼药及口服药使用次数均较术前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间用药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PEGS+人工晶状体植入短期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于眼前节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探析

    王秋美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于眼前节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26±1。02)d,短于甲组的(6。19±1。56)d,组间存在明显差异,t=15。6396,P<0。05;乙组患者复发 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组间存在明显差异,χ2=9。6325,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能改善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但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促愈合能力更强,复发率低。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眼前节屈光状态影响

    环磷酰胺结合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徐岩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环磷酰胺结合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两组,单一药物组和药物联合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在此基础上,单一药物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组结合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药物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总用量、日平均糖皮质激素用量较单一药物组明显减少,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SLEDAL评分及尿蛋白较单一药物组明显下降,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尿路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5。56%。单一药物组尿路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霉菌感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疾病复发8例,复发率为22。22%。药物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单一药物组,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749、4。1806, P<0。05)。结论 结合环磷酰胺与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取得满意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芍总苷环磷酰胺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张巍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角膜切口,观察组采用角巩膜缘切口,对比两组切口修复时间、眼表疾病指数等的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切口修复低于7 d者占34。3%、上皮修复低于7 d者占8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后1周眼表疾病指数(28。3±5。6)分、手术后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28。3±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染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治疗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对眼表与泪膜的影响更小,患者恢复更快,值得推广。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糖尿病合并白内障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状况研究

    张维杰汪杨王国强金春杰...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 以及耐药情况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和吉大一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对所有的耐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采用Hodge试验以及PCR检测,然后再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判断其耐药状况。结果 从50例耐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的检测情况上看,在Hodge试验中,其中KPC阳性菌株41例,阳性率为82。0%;在PCR检测中,检测出KPC阳性菌株43例,阳性率为86。0%。从药敏试验上看,其中对于头孢类药物耐药率为100%,对于阿米卡星药物耐药率最低,为40。0%。结论 在本院50例耐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当中,发现了KPC阳性菌株,并且该病菌对于不同药物的临床耐药性不同,对于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具体耐药性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耐药情况

    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探讨

    蔡睿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降阶梯方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每组各3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清血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 降阶梯方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升疗效,有效改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降阶梯方案老年肺炎重症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安立斌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 实施于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临床检验科采集的140份临床免疫检验血清样本作为研究的主对象,然后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70份;其中,对照组样本采取常规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样本采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进一步对两组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①在胰岛素变异指数、胰岛素抗体变异指数、甲状腺功能检测变异指数以及甲胎蛋白变异指数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HbsAg免疫检验准确率、HbsAb免疫检验准确率、HbeAg免疫检验准确率、HbcAb免疫检验准确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100。00%、100。00%、98。57%、97。14%,与对照组的95。71%、94。29%、91。43%、90。00%比较均稍微高一些,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免疫检验样本,采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方法,能够降低变异指数,使免疫检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并提高质量管理满意程度;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意义。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影响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梁潆心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将我院血液检验科室2017年1月至2018年1年收治的4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A组研究对象,取同期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B组研究对象,另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三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液检验,进一步对A组、B组、健康体检组3组之间的相关血液检验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①在RBC、RBC/MCV以及RDW三项指标水平方面,地中海贫血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CV、MCH以及Hb三项指标水平方面,地中海贫血组则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RDW指标水平方面,缺铁性贫血组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RBC、RBC/MCV、MCV、MCH以Hb五项指标水平方面,缺铁性贫血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贫血疾病患者,通过血液检验,结合检验结果 中各种指标,能够明确患者的贫血类型,并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血液检验贫血诊断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