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种给药方法及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综合效果比较

    赵岩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两种给药方法及不同的护理干预,在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比较,以提高肠镜检查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要做肠镜检查或治疗的便秘患者,采用分组法,分为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服药方法,即检查前6~8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服药方法,即检查前日18时、当日0时分次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并在护理上进行了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等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98。33%,对照组肠道清洁度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不良反应率9。9%,对照组服药后不良反应率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与采取常规护理及传统服药的对照组相比,改变服药方法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优良率高,且肠道清洁后不良反应少,舒适度也优于对照组。有效印证了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期间改变服药方法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确切效果。

    药物肠道准备护理干预

    整体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丽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配合度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配合度评分明显比对比组高(P<0。05):对比组患者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明显比对比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以及生理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比对比组高(P<0。05);对比组患者满意度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使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促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升。

    整体护理乙型肝炎护理效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作用

    于玲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按数字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结核病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痰涂片转阴率、病灶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通过从心理护理 、行为护理、生活习惯护理以及药品护理四大方面干预结核病患者,舒缓甚至是消除了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正确、乐观面对疾病,正视疾病治疗注意事项,提高了治疗配合度,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加深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结核病护理满意度控制情况临床治疗

    综合性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雷洋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综合性护理(选择通俗易懂、专业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关注负性情绪,给予疏导与关心;结合患者的饮食爱好、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荤素搭配;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隐晦,禁止生冷干硬、刺激性会务,少喝多餐,饮食次数为每天4~5次,在进食过程中主要采用小口进食;每天摄水量约为1000 mL,且进食洋葱、黄豆、韭菜等胀气食物,禁止饮酒;做好穿刺前后护理干预,比如排空膀胱;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使用腹带包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综合性护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对其乳汁分泌及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海凤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康复护理对其乳汁分泌及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进入本院分娩的产妇72例,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通过电脑随机法,实施分组对照,即常规组(产后常规化护理)、研究组(产后康复护理)各36例。结果 研究组产后泌乳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分娩后的产妇,加强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使其良好泌乳,改善其产后生存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乳汁分泌生活质量

    骨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的临床分析

    梁晓东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科住院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价值。结果 对比后显示,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给予全程无缝隙优质服务,护理效果颇为显著,值得于临床推广运用。

    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骨科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服务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罗长平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帕金森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帕金森患者(n=82)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1,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n=41,实施常规护理),对82例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结果 生活质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实施护理服务价值显著,既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又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护理服务帕金森生活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运动功能优质护理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体会

    杨楠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优化中医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受试者入院后1 d、7 d、14 d全血还原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14 d全血黏度存在差异, P<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肿胀程度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6。25%,观察组为21。2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开展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能够在根本上体现出中医护理在处理该病症中的优势。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有效稀释血液黏稠度,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护理脑梗死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晓乐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104例心脑血管患者,将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均为5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予以心理护理,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肺功能状况、治疗效果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明显降低(P<0。05),肺功能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达88。5%,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只有75%,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恢复速度明显提高,心理焦虑和抑郁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心理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满意度

    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原凤羽
    273-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实行心电监护仪检测,并予以护理干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52),实行整体性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52),就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后遵医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 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5。38%(χ2=5。960,P=0。015);②研究组平均遵医行为评分是(13。28±0。74)分,高于对照组的(9。75±1。15)分(t=18。614,P=0。000)。结论 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预防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并改善其遵医行为。

    心电监护仪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整体性护理干预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