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王金红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收治的胸外科食管癌患者,选择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护理,对于所有患者在护理结束后,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并且选择视觉评分法(VAS)对于所有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本研究的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相关评分都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胸外科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当中进行护理时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进行护理指导可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卢亚萱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并发放量表进行调查,调查患者无法落实自我护理行为的所占比例,同时进行总结,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法落实自我护理行为的单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法落实自我护理行为81例,占67。50%,所占比例相当高,与可以落实自我护理行为的患者相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患者年龄超过65周岁、患者文化程度偏低、患者存在负面情绪、患者经济收入不足5000元/月、患者住院次数少于2次、患者合并症状超过2个、患者心功能等级超过3级、缺乏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缺失单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分析能够得出:患者年龄超过65周岁、患者文化程度偏低、患者合并症状超过2个、患者心功能等级超过3级是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相对较差,导致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患者自身,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指导,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影响因素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丽杰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饮食护理组,每组平均为39例,常规护理组配合常规护理进行指导,饮食护理组配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79%(28/39),饮食护理组为94。87% (37/39),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饮食依从性为76。92%(30/39),饮食护理组为97。44%(38/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79。49%(31/39),饮食护理组为97。44%(38/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饮食护理组的血糖水平维持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配合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健康饮食的知晓率,并提升饮食的依从性,可以更好的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蒋艳丽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中临床价值。方法 自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挑选85例参与临床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对应为40例、4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应用后对患者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Fugl-Meyer、Barther指数以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疾病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死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刘春艳
    26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40例,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干预前组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机体功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予以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较为理想,可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血液透析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

    饮食护理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赵蕾
    263-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及心理状况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心理状况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生活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饮食护理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缓和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饮食护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抑郁自评量表

    人性化护理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王金卓
    26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86例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3)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n=43)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愈效果,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2。50%(P<0。05)。护理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前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案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人性化护理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重症肝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牟蓓蓓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重症肝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定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肝病患者76例,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8例,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心理健康状态和并发症率。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76。32%相比较高,试验组并发症率为2。63%,与对照组15。79%相比较低,P<0。05;两组护理前SCL-90评分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护理干预后两组较护理前评分降低,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 在重症肝病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率,保证患者预后安全,值得借鉴。

    重症肝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心理健康状态

    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心理状况中的应用研究

    栾兰
    269-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心理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以及心理状况,心理状况以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表达。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6±7。2)、SAS评分为(37。6±4。3)、SDS评分为(38。4±6。2)。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6。5±7。4)、SAS评分为(37。5± 4。5)、SDS评分为(38。2±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32、0。018、0。039)。护理后两组指标均出现改善,观察组改善较明显,该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2。6±5。4)、SAS评分为(18。4±3。7)、SDS评分为(18。9±4。1)。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0。7± 5。8)、SAS评分为(27。2±4。1)、SDS评分为(29。3±5。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2。382、18。188、19。091)。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心理状况。

    延续性护理脑卒中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和常规护理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田华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应用在初产妇助产护理当中的效果探究。方法 设置观察组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40例,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40例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保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分组对照。对本文所有观察组通过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助产护理,对两组不同护理条件之下的住宅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5例,分别占2。50%和12。5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难产0例,对照组5例,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0%,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4。8±1。7)分,对照组为(6。5 ±2。2)分,P<0。05;观察组分娩出血量为(178。5±12。3)mL,对照组为(288。2±23。4)mL,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4±0。8)d,对照组为(2。8±1。2)d,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初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助产护理应用分娩球结合自由体位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助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难产的发生率,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提升整体的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