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价值

    安然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巴氯芬治疗,研究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的MAS评分、Fugl-Meyeer运动评分,以及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其Fugl-Meyeer运动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予以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MAS评分,提高Fugl-Meyeer运动评分、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并且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针灸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治疗价值

    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

    孙文奇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2。24 ±6。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5±0。56)年,体质量52。5~75。6 kg,平均体质量(65。2±4。6)kg。对照组80例,男46例,女34例,患者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2。15±5。9)岁,病程1。1~3。1年,平均病程(1。36±0。61)年,体质量52。5~75。6 kg,平均体质量(66。2 ±4。5)kg。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病程、体质量等相关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病症判断标准,同意采用中药治疗并对相关药物无过敏症状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恶性肿瘤患者;因为各种因素拒绝进行治疗的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实施之后,得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心悸消失时间、气短症状消失时间多项指标数据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无新增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采用炙甘草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心悸、气短消失时间,同时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炙甘草汤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徐艳玲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针灸方案对于失眠症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1。方法 本文将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9例。常规治疗组落实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针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本文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40/49),针灸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48/49),针灸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治疗之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以后均有所改善,但是针灸治疗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失眠症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方案。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

    小儿食积咳嗽应用健脾消积汤内服辨治的临床分析

    黄鹤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食积咳嗽应用健脾消积汤内服辨治的临床。方法 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小儿食积咳嗽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分别进行复方百部止咳颗粒、健脾消积汤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6。83%和对照组85。71%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痰、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食积咳嗽患儿进行健脾消积汤治疗可降低临床症状,提升免疫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健脾消积汤小儿食积咳嗽消积止咳免疫力

    通络熄风方加减辨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王迅张玉琴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通络熄风方加减辨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科室收治的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81%,观察组为9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样本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指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内皮素-1、血栓素B2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络熄风方加减辩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中的血清样本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通络熄风方加减辩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

    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功能性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张沈晔迟伟林榕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功能性胃脘痛患者进行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后自身功能性胃脘痛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来探讨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治疗所发生的功能性胃脘痛方面的变化。结果 研究结束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研究组为98。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功能性胃脘痛方法是可行的,疗效是确切的,推荐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该方法。

    功能性胃脘痛耳穴压豆穴位按摩中医

    房颤心悸的中医辨证与凝血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王晓嫒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变化与房颤所致心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办法,运用现有中医理论对房颤所致心悸患者的辨证分型与凝血指标DDT、AT3、FIB、PT、INR、APTT、TT之间建立相关性关系模型,确定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 房颤患者PT、APTT、FIB明显低于其他疾病所致心悸患者,房颤患者AT3、INR、DDT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所致心悸患者。房颤患者中痰阻滞型、心脉淤阻型患者的DDT明显高于其他辩证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结论 房颤患者各类型患者中运用DDT指标能够有效对患者的中医辩证分型有辅助价值,能够对日后中医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凝血指标房颤心悸中医分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周伟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肝功能,其中肝功能以血氨和丙氨酸转氨酶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7%(22/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9。874)。观察组患者血氨水平治疗前为(162。3±28。6)μmol/L,治疗后为(51。7±11。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治疗治疗前为(201。8±23。4)U/L,治疗后为(70。8±10。6)U/L。对照组患者血氨水平治疗前为(161。7±29。3)μmol/L,治疗后为(78。5±12。6)μmol/L;丙氨酸转氨酶治疗治疗前为(198。4±26。1)U/L,治疗后为(91。2 ±11。3)U/L。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169、0。284),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7。258、7。476)。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有效率较高,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可予以临床推广。

    肝硬化肝性脑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

    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价值研究

    王燕玲王洁梁翠珍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84例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住我院的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进行两组护理成效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92。0±1。8)分,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患者不存在护理前的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14。5±2。4)分,SDS评分为(15。1±1。6)分,收缩压为(140。2± 1。5)mm Hg,舒张压为(105。7±4。5)mm Hg,相比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提高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缓解负面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妊高征产后出血优质护理心理状态血压水平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孙聪敏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80例阴道分娩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况、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