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综述

    魏宪丰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内分泌系统多发性疾病,其主要是因甲状腺合成释放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致使机体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所引发的以出汗、心悸、体质量下降、进食增多、便次增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病症。药物治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其中甲巯咪唑、丙基氧嘧啶为该病的常用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甲巯咪唑已逐渐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就甲巯咪唑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如下综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作用机制不良反应

    大鼠阶段性高脂饮食对后续个体肥胖及脂肪酸合成酶的影响

    赵飒时艺珊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阶段性高脂饮食对后续个体肥胖及相关蛋白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表达的影响,动态观察高脂饮食作用的持续性。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40只,受孕后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20只及正常饮食组20只,分娩后胎仔由妊娠期间正常饮食的母鼠喂哺,断乳后给予正常饮食至出生后8周,每组再分为两个亚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持续6周,记录每组的肥胖发生情况。分别在刚出生、出生后8周、出生后14周等不同时期处死动物,取样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的表达量。结果 高脂组胎鼠在不同时期体质量均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高脂组胎鼠在不同时期检测FAS基因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饮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对后续个体肥胖相关基因表达有持续性影响,诱导肥胖的发生。

    高脂饮食肥胖脂肪酸合成酶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术控体系的效果评价

    金日男刘明烨黄燕萍肖文...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术控体系构建在降低韶关市基层医院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分析,2017年及2018年至韶关市五家基层医院推行基层医院产后出血术控体系,提高PPH手术止血技能。对培训前后的PPH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韶关市基层医院经培训后总体PPH发生率降低0。44%,阴道分娩PPH发生率降低0。47%,剖宫产PPH发生率较前降低0。37%。宫缩乏力为韶关市基层医院PPH最常见的病因。胎盘因素导致PPH的病例产时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大于宫缩乏力。术控体系中所培训的四种手术止血方法应用不多,但止血成功率高。结论 在韶关市基层医院推行产后出血术控体系能有效降低PPH的发生率,今后在基层医院应继续完善推广产后出血术控体系。存在胎盘因素的产妇出血量及止血失败率高于其他病因的产妇。

    产后出血基层医院术控体系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影响

    梁国华赖宝瑜彭慕立
    36-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影响。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00例,均为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出血转化,分为脑梗死出血转化组和非脑梗死出血转化组,收集人口流行学资料、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入院情况等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分析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卒中史、吸烟史、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梗苏出血转化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饮酒史、空腹高血糖、大面积脑梗死均高于非脑梗死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出血转化组空腹血糖高于非脑梗死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患者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采取多种手段加以预防控制。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相关因素

    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向广阳欧昌柏张晓威周运添...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我院肛肠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的患者130例。对临床资料 (年龄、性别、环状混合痔、伴有感染、伴有炎症、手术操作不合理、松解肛门内括约肌、术后排便异常及疼痛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 术后排便异常、疼痛情况4个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环状混合痔(OR=0。010,95%CI:0。111-0。741)、手术操作不合理(OR=4。236,95%CI:1。181-15。190)、术后排便异常(OR=0。191, 95%CI :0。069-0。528)、疼痛情况(OR=0。264,95%CI :0。102-0。682)是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术后排便异常、疼痛情况是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高危因素。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缘水肿危险因素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韩磊金基春吕秀霞姜勋...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5例,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方面效果理想,可推广应用。

    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李欣刘俊徐雁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11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2。14%)(χ2=5。973,P=0。014);研究组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t=3。449,P=0。000), α-MSH水平高于对照组(t=8。676,P=0。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610)。结论 白癜风治疗中应用308 nm准分子激光可增强疗效,抑制皮肤黑色素及黑素细胞损伤,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白癜风308nm准分子激光临床疗效皮肤黑色素黑素细胞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孙菲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36例确诊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及肺良性病变者94例,另选取同期4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检验。就单项或多项联合在诊断肺癌方面的价值进行计算。结果 肺癌组血清CYFRA21-1、NSE、CA125与CEA水平相比健康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组,均明显偏高(P<0。05)。单项检测:YFRA21-1在肺癌诊断当中的灵敏度最高,即78。46%(51/65),而CEA在腺癌中最高(56。86%,29/51),NSE在小细胞肺癌当中最高(75。00%,15/20)。联合检测:NSE+CA125+CEA的灵敏度在腺癌中最高(78。43%,40/51),NSE+CYFRA21-1+CEA的灵敏度在鳞癌中最高(89。23%,58/65),NSE+CYFRA21-1+CEA在小细胞肺癌中最高(80。00%,16/20)。结论 在肺癌诊断中,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肿瘤标志物表达存在差异。

    肺癌肿瘤标志物检验癌胚抗原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臧真真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治疗药物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观察组48例治疗用药为奥沙利铂、替吉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受益率为:对照组66。67%、75。00%,观察组85。42%、91。67%,两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或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CD3+、CD8+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明显,且药物引发胃肠道反应的风险较小,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晚期胃癌奥沙利铂替吉奥一线治疗

    腺苷蛋氨酸不同剂量对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

    张丽丽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不同剂量对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1000 mg)腺苷蛋氨酸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2000 mg)腺苷蛋氨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肝功能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大剂量腺苷蛋氨酸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病毒性肝炎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