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人参养荣汤抑制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研究

    谭健锋温威黄华聪高卓维...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人参养荣汤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采用MTT实验观察人参养荣汤对病理性肥大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心肌细胞中ANF、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处理24 h后能够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增强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内ANF、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上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人参养荣汤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下调心肌细胞中ANF、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结论 人参养荣汤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人参养荣汤发挥抗心肌肥大的作用靶点。

    人参养荣汤心肌肥大TGF-β1/Smad信号通路

    探究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中的实践效果及评价

    张振荣李清云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中的实践效果及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消毒供应室的相关的管理资料,于2018年8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按照是否实施品管圈活动分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与观察组(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质控管理评分、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收下送错误、清洗不到位、检查包装不到位、无菌物品质量问题以及供应不及时的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积极性评分、工作技巧评分、团队精神评分及质控管理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70。00%、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各个方面管理质量较高,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也较高。

    消毒供应室阶段管理品管圈活动实践效果

    PDCA循环干预对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付池培陈晓蓉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100例,均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根据不同管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肠造口自我管理,观察组(n=50)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造口知识掌握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皮肤损伤程度。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和总分分别为(34。25±4。92)、(22。34±2。74)、(20。95±3。00)、(28。13±4。40)、(142。54±4。36),对照组管理后分别为(30。13±4。02)、(20。88±3。40)、(19。02±2。97)、(25。60±3。69)、(125。47±4。77),管理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对比差异明显(t=4。5853、2。3642、3。2328、3。1153、18。6778,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观察处理、扩肛适应证方法 、日常生活管理、周围皮肤护理、造口袋更换、总分分别为(19。07±3。67)、(18。67±3。36)、(19。03±2。12)、(17。29±3。45)、(16。36±3。41)、(90。57±2。77);对照组分别为(15。58±3。45)、(11。53±3。75)、(14。39±2。97)、(13。29±3。02)、(12。31±2。75)、(75。47±2。81),管理后两组患者造口知识掌握度对比差异明显(t=4。8993、10。0271、8。9914、6。1688、6。5373、27。060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12/50)、DET(5。16±2。76)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20/50)、DET(7。74±3。86)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DET评分对比差异明显(χ2=5。8824,t=3。8446,P<0。05)。结论 通过PDCA循环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信息支持,使其认识到了正常造口,及时发现护理偏差和薄弱环节,并认识到了造口并发症重在预防,给予正确的评估和有效的处理,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PDCA循环结直肠癌肠造口自我管理

    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郭俊英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5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术前心理状况和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和健康状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1。48±8。50)、(42。64±6。62),对照组分别为(50。68±8。56)、(50。14±6。6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t=5。6559、5。9277,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OR水平为(13。82±4。03)μg/dL,对照组COR水平为(16。75±4。32)μg/dL,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清COR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t=3。6780,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67。58±4。68)min明显快于对照组(97。25±5。16)min,心电监控时间(1。35±0。14)d和引流时间(3。77±1。23)d,明显短于对照组(2。94±0。44)d、(9。94±1。61)d,均有统计学差异(t=31。5866、25。5379、22。584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分别为(64。57±5。47)、(66。82±5。18)、(63。11±5。31)、(67。36±5。17)、(60。32±4。74),对照组分别为(56。58±5。36)、(55。21±5。04)、(53。21±4。36)、(55。61±5。32)、(53。72±4。62),有统计学差异(t=7。7374、11。9134、10。6861、11。7467、7。3948,P<0。05)。结论 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恢复,提高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肺癌术前焦虑术后恢复

    中医康复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桂萍陈存允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阳谷县寿张镇卫生院与阳谷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9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热、红肿、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症状,根据不同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康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疼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3±0。72)d、(3。23±0。96)d、(8。36±2。08)d,对照组分别为(7。95±0。71)d、(6。04±1。72)d、(14。12±2。19)d,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差异明显(t=24。6784、9。5697、12。7930,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78%(44/45),对照组为88。89%(40/4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χ2=6。3523,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100。00%(45/45),对照组为86。67%(39/4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χ2=14。2819,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手法可有效治疗急性乳腺炎,便于患者继续哺乳,且不会影响乳房美观,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康复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效果

    6S管理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寇玉霞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S管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例116例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n=58)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n=58)接受6S管理干预,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疾病进行腰麻或全麻,并给予预防性抗炎处理,然后进行手术,对照组再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则接受6S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医护人员操作流程评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58)、1。72%(1/58),对照组分别为6。90%(4/58)、8。62%(5/58),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χ2=7。1466、4。8555,P<0。05)。观察组共65名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物品取放流程分别为64(98。46%)、63(96。92%),对照组共68名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物品取放流程分别为56(82。35%)、57(83。82%),两组医护人员物品放置规范和物品取放流程合理率对比差异明显(χ2=14。9597、9。6649,P<0。05)。观察组患者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物管理、护理监控、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环境管理评分分别为(90。25±4。03)、(90。54±4。12)、(91。30±1。54)、(94。22±2。01)、(95。21±2。17)、(96。47±2。14),对照组分别为(82。54±1。56)、(81。72±2。51)、(80。35±3。59)、(80。67±3。91)、(80。57±3。58)、(81。53±3。57),对比差异明显(t=13。5876、13。9233、21。3479、23。4724、26。6331、27。3360,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0/58)、94。83%(55/58),对照组分别为5。17%(3/58)、74。14%(43/58),对比差异明显(χ2=5。3072、16。3290,P<0。05)。结论 手术室运用6S管理,可从护理人员素养、设备、物品、环境等方面完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思想观念,有效调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6S管理外科手术感染控制并发症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疗效探究

    张彦滨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与牵拉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84例医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入选184例产妇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手术前-T0、用药1 min后-T1、用药10 min后-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寒战以及牵拉痛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在T0、T1、T2、T3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寒战评分与牵拉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麻醉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寒战和牵拉痛情况,且对产妇的生命体征、手术时间以及新生儿均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舒芬太尼剖宫产寒战牵拉痛

    利多卡因气管支气管表面麻醉在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陈庆
    22-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气管支气管表面麻醉在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完成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2%利多卡因对咽喉部、声门、气管及左主支气管进行表面麻醉,然后插入气管导管。对照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直接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T2)、侧卧位时(T3)、单肺通气20 min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2组患者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成功后平卧位双肺通气时(t1)、侧卧位双肺通气时(t2)、单肺通气10 min(t3)、单肺通气30 min(t4)的气道峰压(Ppeak)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听诊有哮鸣音,发生支气管痉挛的例数。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1);与T0时比较,T2时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T2时利多卡因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t3、t4时利多卡因组气道峰压低(P<0。05)。结论 2% 利多卡因气管支气管表面麻醉,能抑制患者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能降低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曲桂一张姝兰李敬涛夏振伟...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快速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视为研究对象并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采取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电图做出分析诊断心律失常类型,观察组采取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对快速心律失常进行诊断,观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评价对比两种检查对心律失常诊的断率。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对40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33例患者均有间断心悸而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试验后,明确诊断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21例、1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另外7例患者则因为间断性心悸接受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出心律失常,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失常发生进而明确诊断,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效果良好。而对照组经常规体表心电图分析则显示,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5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房扑5例,房室折返8例,按照诊断结果 进行射频消融手术部分效果不加,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 与体表心电图分析结果 不一致。与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体表心电图检查,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心律失常中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其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侵入性心电图生理检查心律失常诊断应用效果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贫血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杨晓鸽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孕妇贫血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贫血孕妇,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45)接受一般铁剂治疗,观察组(n=45)接受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计数(RBC)]、不良反应(便秘、上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妊娠结局(神经管畸形、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娠期高血压(HDCP)、早产)以及新生儿体格生长(出生体质量、头围、身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32/45),两组孕妇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χ2=16。8869,P<0。05)。治疗后观察组Hb、SF、RBC水平分别为(126。98±13。56)g/L、(55。40±19。25)μg/L、(3。85±1。12)×1012/L,对照组分别为(88。85±11。32)g/L、(39。35±12。62)μg/L、(2。76±0。68)×1012/L,治疗后两组孕妇Hb、SF、RBC水平对比差异明显(t=14。4805、4。6775、5。5805,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4。44%(2/45),对照组总发生率8。89%(4/4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χ2=1。5916,P<0。05)。观察组神经管畸形、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HDCP、早产发生率分别为0(0。00)、1例(2。22%)、1例(2。22%)、2例(4。44%)、7例(15。56%)、0(0。00),对照组分别为2例(4。44%)、5例(11。11%)、5例(11。11%)、6例(13。33%)、15例(33。33%)、3例(6。67%),两组神经管畸形、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HDCP、早产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χ2=4。5408、6。3523、6。3523、4。8812、8。5485、6。9001,P<0。05)。观察组出生体质量(3347。94±441。01)g、头围(34。32±0。83)cm、身长(51。05±1。65)cm,对照组出生体质量(3183。62±427。35)g、头围(33。49±0。46)cm、身长(49。24±1。66)cm,两组新生儿体格生长情况对比差异明显(t=1。7950、5。8674、5。1876,P<0。05)。结论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不仅能有效治疗贫血,改善妊娠结局,还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孕妇贫血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