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

    张旸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分成观察组(早期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5例。探讨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干预前的MI值、DQ值上,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干预后的6、9、12月时,观察组MI值、DQ值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两组相比,观察组(97。78%)显著比对照组(82。22%)高(P<0。05)。结论 将早期干预应用于高危儿时,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MI值以及DQ值,此方法 值得应用与推广。

    高危儿早期干预发育效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干预方式的探究

    朱红卫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7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调查,调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从用药时机、联合用药、使用疗程、药物分类4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分级使用、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多个方面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采取有效方式对抗菌药物应用及管理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138例手术患者与干预后138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干预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1%(76/138);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1%(54/138);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适应证、药物选择、分级使用、用药疗程方面,干预后合理用药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方式进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管理,有助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干预方式

    水胶体敷料预防电极片致儿童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研究

    吴艳丽李兴枝邢秀桂付洪杰...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电极片致儿童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102例安置心电监护仪的儿童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根据电极片粘贴位置分实验侧和常规侧,定期观察与记录患者两侧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发生时间、揭除电极片时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患儿实验侧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侧,揭除电极片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极片粘贴致皮肤损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儿童患者使用电极片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同时能降低揭除电极片时疼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水胶体敷料电极片皮肤损伤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观察

    冯松青赵佩英吴琦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口服二甲双胍片0。5~1 g,3次/d,治疗组常规二甲双胍片0。5~1 g,3次/d治疗基础上,加用谷赖胰岛素,治疗开始就使用辅理善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2周,据血糖调节谷赖胰岛素用量,疗程4个月。两组在疗程4个月期间,开始治疗前,及治疗中定期每月在1天内测指尖微机血糖,测7次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 h,晚上9点),记录随时发生的低血糖的症状事件或者指尖微机血糖低血糖数据。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和反映血糖波动的两个指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在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谷赖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疗效肯定,安全,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同时,减少血糖波动。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谷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对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刘畅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7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接收,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平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单一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方案,统计各组疼痛评分(VAS)、术后复发率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是5。56%,与对照组的27。78%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同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LH、E2和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巧克力囊肿治疗过程中,予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亮丙瑞林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病症,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有助于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并采纳。

    卵巢巧克力囊肿亮丙瑞林腹腔镜手术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

    单娜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早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操作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80位早期乳腺癌确诊病患,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手术,比较手术安全性、术后患者乳房外形美观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更短且引流量更低,术后需持续引流时间仅在一周左右,对照组需2周左右;乳房外形美观率方面,按照乳房形态、颜色、饱满程度,在美观率的比较下对照组为80%,观察组达到95%;并发症方面,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仅为2。5%。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手术治疗中,虽然改良根治术是长期以来的主要术式,但保乳手术在乳房美观上更具优势,更受患者青睐。

    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乳房美观性并发症

    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观察

    周倩
    67-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子宫内膜癌采用术式在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60位子宫内膜癌确诊病患,随机均分两组后对照组应用单纯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术后可更快恢复胃肠蠕动并拔出导尿管;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盆腔淋巴囊肿及1例尿潴留,发生率为6。67%;生存率方面,术后第1年对照组存活率76。67%,观察组93。33%,第2年对照组存活率63。33%,观察组83。33%。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在安全性上更高,患者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更加切近期生存率略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相对而言更具推广价值。

    子宫内膜癌阴式手术并发症生存率

    分析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肝功能障碍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单楠楠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肝功能障碍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笔者整理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诊处理的50例ICU肝功能障碍并实施CVVH治疗患者,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变化、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指标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差异性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乳酸水平、钾离子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③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④患者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肝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VVH治疗期间,应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重症监护病房肝功能障碍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安全性有效性

    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徐彪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发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572例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95例采取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377例加用生长抑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无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96%高于对照组78。9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实施生长抑制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整体治疗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肝功能,使得血清肝纤维化下降,值得应用。

    生长抑制素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影响幽门螺旋杆菌初治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吴俊俊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多种因素对初次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多因素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432例初次抗H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服药疗程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根除情况:<40岁、40~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段中,男性和女性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患者的HP根除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治疗依从性:<40岁、40~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段患者的抗HP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 显示,60岁及以上患者完全依从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依从性更高。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根除率:文化程度性别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