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杨春凤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联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以方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 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9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之上联合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30/39),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7/39),联合治疗组为20。51%(8/39),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常规治疗组为(26。81±5。45)mm3,(152。4±15。41)mm3,联合治疗组为(20。12±4。12)mm3,(100。21±12。05)mm3,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在治疗时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值得推广。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

    高峰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临床确诊为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RI平扫结果 对其进行分组,其中37例患者作为A组,硬囊膜中84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30例患者颈髓63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作为B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健康人100位作为对照,为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观察分析三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之间差异。结果 A、B、C组三组ADC、FA值经统计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颈髓DTI技术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可在疾病早期准确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观结构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后续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影像学依据。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轻度脊髓型颈椎病图像特点表观弥散系数值、部分各向异性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取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

    高鹤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取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研究纳入64例在我院进行急性阑尾炎治疗的小儿,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研究时间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成2组。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 确诊。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而研究组32例患儿则采用尿常规检验进行诊断,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 为金标准,评估和对比超声检查和尿常规检查对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儿家长对诊断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65。62%,且其误诊率6。25% 明显低于对照组28。12%,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χ2=0。005,5。379;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诊断满意度为77。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χ2=4。654,P<0。05)。结论 取尿常规检验方式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较低,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小儿急性阑尾炎尿常规检验超声诊断临床价值

    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波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结核性脓胸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0例,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照组使用开放性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结论 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应用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结核性脓胸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心肺功能

    帕金森应用多巴丝肼+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分析

    李嘉杜岩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所用治疗方式平均分配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用多巴丝肼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方案,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成效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对帕金森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所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能力和心理状态基本一致,未产生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存在基本能力和心理状态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予以帕金森患者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方案,可促进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基本能力的提升,也能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推广应用价值高。

    帕金森多巴丝肼普拉克索心理状态不良反应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研究

    刘丽英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西沙必利治疗)与对照组(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每组各35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瘦蛋白水平明显较高,且胃饥饿素水平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黏膜总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泮托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黏膜总愈合率,调节血清因子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反流性食管炎泮托拉唑西沙必利

    眼底病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田甜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眼底病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眼底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对于本次就诊的眼底病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组对于本次就诊的眼底病患者则采取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患者自觉不适症状缓解时间、血管新生、眼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时间、视网膜水肿消失时间、出血吸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简明健康量表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组疾病疗效、患者自觉不适症状缓解时间、血管新生、眼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时间、视网膜水肿消失时间、出血吸收时间、简明健康量表评分相比较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常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眼底病可获得较好预后。

    眼底病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临床效果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红岩张昕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68例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入组我院的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疾病临床体征和治疗情况的分析。结果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以肺部感染为最常见诱因,病原菌培养结果 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6。8%(25/68),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7。9%(19/68),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22。1%(15/6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为19。1%(13/68);)5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治疗时间(28。2±1。5)d,14例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为20。6%;治疗前后肺活量(VC)、肺总量(TL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病情严重,发展快,对患者身体状况影响较大,需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降低病死率。

    重症肺结核呼吸衰竭临床特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傲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48例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组,血液透析组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则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肾功能改善的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监测水平和尿素氮监测水平、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以及血清钙;并发症。结果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疗效更高,P<0。05。血液透析组治疗后显效10例,治疗后有效8例,治疗后无效6例,总有效率75。00%;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7例,治疗后有效7例,治疗后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肾功能改善的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血肌酐监测水平和尿素氮监测水平、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以及血清钙相比较血液透析组更好,P<0。05。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少于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应用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临床疗效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

    刘石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64例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组,常规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则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正常血常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心肌功能指标CK、CK-MB、LDH、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不良反应。结果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正常血常规的时间、心肌功能指标CK、CK-MB、LDH、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相比较常规药物治疗组更好,P<0。05。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效果确切。

    磷酸肌酸钠常规药物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