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在裸鼠结肠癌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杜继明王贵鑫赵雪峰宫爱民...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在裸鼠结肠癌模型中操作技术的可行性和肿瘤学行为的安全性。方法 首先建立稳定的裸鼠原发性结肠癌模型4周,其后将结肠癌模型裸鼠随机分成10只显微镜辅助下结肠区段切除术组(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研究组)和10只对照组(开关手术模型组)。术后观察裸鼠4周,比较两组制模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结肠癌模型成瘤率100%(20/20)。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和开腹手术模型组在术中无1例 死亡。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血性腹水、肠梗阻、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明显少于开关手术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分析,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开关手术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为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动物实验模型。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在技术层面上安全、可行,但在相对局部晚期结肠癌模型中的远期肿瘤学行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结肠癌模型结肠癌切除手术模型显微镜辅助手术可行性安全性

    循证医学理念对泌尿外科临床预防性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的影响

    朱世佳冼杰何灿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循证医学理念对泌尿外科临床预防性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泌尿外科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收治的需要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治疗组循证管理,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考核管理医护人员预防性抗生素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中预防性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采用循证医学理念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患者的预防性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显著降低。结论 循证管理在基层医院可方便、广泛、安全开展,应用前景广阔,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循证医学泌尿外科抗生素使用管理

    高通量透析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L-6、myostatin的研究

    谭艳杰郑华孙艺纪镇华...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IL-6、myosta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HF-HD组20例,LF-HD组20例。观察患者基线时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肌酐、尿素氮、IL-6、myostatin。治疗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后LF-HD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IL-6、Myostatin水平无明显变化。HF-HD组治疗3个月后IL-6、Myostat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IL-6、myostatin的水平。

    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IL-6myostatin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陈雪磊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课题选取的7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是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由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应用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Qmax、RU、Qave、IPSS评分、QOL评分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Qmax、RU、Qave、IPSS评分、QOL评分等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术前,而研究组患者术后的Qmax、RU、Qave、IPSS评分、QOL评分等也明显优于常规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比开放手术更加显著,术后并发症更少,且具有微创、安全、预后恢复快的特点,可有效提高患者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有助于患者前列腺功能康复。

    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开放手术

    姜黄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

    丁秀娟刘百奇王灵君孟祥龙...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3例分为两组。接受姜黄素治疗者为实验组,接受安慰剂者为对照组。口服500毫克/粒胶囊,4次/天,持续8周。在基线和治疗后对MBI、血压、血脂、血糖和CRP等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治疗前后相比LDL-C、VLDL、TG明显改善(P<0。05)。结论 姜黄素降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LDL-C、VLDL、TG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姜黄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血糖血压

    围生期盆底肌锻炼干预对不同分娩方式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分析

    费腾
    41-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盆底肌锻炼干预对不同分娩方式下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本次分析通过纳入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88例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n=100)与剖宫组(n=88),自然分娩组分为阴道锻炼组(n=60)和阴道无锻炼组(n=40),剖宫组分为剖宫锻炼组(n=48)和剖宫无锻炼组(n=40),针对阴道锻炼组及剖宫锻炼组孕妇进行围手术期盆底肌锻炼干预,观察分析自然分娩组内两组孕妇及剖宫组内两组孕妇产后12周的盆底肌、阴道静息压及收缩压、阴道收缩维持时间及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对比,阴道锻炼组和剖宫锻炼组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及收缩压、阴道收缩维持时间、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优于阴道无锻炼组和剖宫无锻炼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盆底肌锻炼干预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均可改善其盆底肌功能,可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围手术期盆底肌锻炼盆底肌功能障碍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

    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李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条件的患者172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81例,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组利用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诊断准确率,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结果,观察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诊断时间(3。48±1。05)小时,满意度(84。31±15。38)分,接受程度(76。45±13。54)分,对比组诊断时间(5。77±1。58)小时,满意度(75。67±10。54)分,接受程度(65。14±10。55)分;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70%,对比组11。11%;研究组准确率98。76%,对比组86。41%,异显著(P<0。05)。结论 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准确观察到症状,检验与诊断时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接受程度更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多数患者对检查操作与检查结果表现满意,准确率更高,漏诊、误诊率低。

    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临床诊断病理检查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两种术式的疗效对比研究

    杨同磊孙伟马志新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A术式)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B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式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后结石残余率,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1周VAS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1~17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结石残留、胆道狭窄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相较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安全、可行的。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结石T管引流术

    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汪巧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的100例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均是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每组均50例,常规组进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进行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AHI值、PSQI评分、MADRS评分、HAMD-17评分比较无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AHI值、PSQI评分、MADRS评分、HAMD-17评分均有所改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实验组患者AHI值、PSQI评分、MADRS评分、HAMD-17评分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在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米氮平西酞普兰抑郁症睡眠障碍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分析

    李晓芳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其用药处方的药物种类、应用合理性以及不合理原因等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组547例患儿开具的1259例处方中,中成药使用率(32。57%)最高,其次为抗病毒药物(27。80%)和解热镇痛药物(26。05%);所有处方的不合理率为17。55%,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抗菌药物起点高(24。89%)、重复用药(17。65%)、给药方式不合理(13。12%)和中西药配伍不合理(12。67%)等。结论 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中合理性尚可,但存在着抗菌药物起点高、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现象,仍需需要进一步完善。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处方合理性药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