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前列腺外周带癌与炎症的MRI鉴别诊断分析

    范野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前列腺外周带癌与炎症的MRI鉴别诊断。方法 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就诊的早期前列腺外周带癌(癌症组)、前列腺炎(炎症组)患者各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MRI检查,且经由病理学明确诊断,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癌症组T2WI中呈局灶结节样图像,且均匀低信号者18例(60。00%),炎症组T2WI中呈前列腺外周带见不均匀低信号,且为弥漫性分布者22例(73。33%);癌症组DCE-MRI曲线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1例(3。33%)、10例(33。33%)、19例(63。33%);炎症组DCE-MRI曲线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4例(13。33%)、17例(56。67%)、9例(30。00%);二者曲线类型分布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χ2=7。1862, P=0。0275);癌症组Tmax、SImax分别为(18。10±2。35)s、(1。66±0。27)%、DWI ADC(0。94±0。14)×10-3 mm2/s与炎症组Tmax、SImax的(20。95±2。43)s、(1。50±0。13)%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4。6178、2。9244,P=0。0000、0。0049)。结论 MRI能够反映早期前列腺外周带癌与前列腺炎症病灶部位、结构等信息,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通过DWI ADC值能够判断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

    前列腺病变前列腺外周带癌前列腺炎MRI鉴别诊断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韩雪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予以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状况以及血流变学指标,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低于观察组96。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善,但观察组(9。84±2。01)改善效果更佳,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给予氯呲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显著。

    氯呲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侯华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挑选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04例,将单数分为对照组,双数分为实验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丙戊酸治疗,实验组实施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仅有80。77%,远没有实验组的96。15%高(P<0。05)。对照组发生嗜睡3例(5。77%)、皮疹4例(7。69%)、恶心呕吐5例(9。6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23。08%(12/52);实验组发生皮疹1例(1。92%)、恶心呕吐1例(1。92%),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3。85%,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癫痫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对照组高,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TG(三酰甘油)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采取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既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建议临床推广。

    癫痫拉莫三嗪丙戊酸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硫酸镁、阿司匹林(小剂量)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疗效研究

    王宏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经硫酸镁、阿司匹林(小剂量)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价值。方法 于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内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仅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接受硫酸镁、阿司匹林(小剂量)联合治疗。对比经治疗3 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水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与治疗前均更低,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治疗后尿酸、尿蛋白、尿素氮、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在接受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临床各指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硫酸镁阿司匹林血压水平不良反应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宛月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患为对象,使用数字表法为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增加使用拉米夫定以及干扰素,对比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BeAg转阴率为20。0%、HBV-DNA转阴率为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4+/CD8+、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显示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则均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干扰素以及拉米夫定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患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拉米夫定干扰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治疗效果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顺尔宁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观察

    曹宇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顺尔宁治疗儿童哮喘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儿童哮喘患儿9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平均4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治疗之上为常规治疗组患儿选择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之上联合顺尔宁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文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36/45),联合治疗组为97。78%(44/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8/45),联合治疗组为20。00%(9/45),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本文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比较,治疗以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FEV1和PEF等方面未有表现明显的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顺尔宁对儿童哮喘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帮助患儿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沙美特罗替卡松顺尔宁儿童哮喘

    耳声发射检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王瑾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耳声发射检查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8年~2019年凤城地区4079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男性2140例,女性1939例;胎龄为36~42周,平均为(38。98±4。12)岁;早产儿与足月儿分别为124例与3955例;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别为1632例与2447例。所有新生儿均实施耳声发射检查,设备为:德国麦科听力仪器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测试仪(Ero。 Scan)。在筛查之前,需对设备进行校准、检查与充电,保障了仪器的可靠性、精确性。在测试中,环境应当安静,噪声在45-60dB,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员具体操作,在新生儿出生3~7 d实施第一次筛查,对于重症儿,应当在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实施。若第一次筛查未通过,在生后42 d进行听力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转诊至丹东市听力障碍诊断中心确诊。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4079例,听力筛查率95。32%,一次性通过3613例,占总筛查数的88。57%。初筛未通过466例,在42 d左右复查者324例,复查率69。5%,复查后通过数305例,通过率94。13%,听力复查仍未通过19例,占复查者的5。8%,未参加复查为30。47%。后期追访转到丹东市听力障碍诊断中心的19例小儿,有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结论 应用耳声发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筛查出听力障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且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客观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听力障碍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

    耳声发射新生儿听力筛查健康教育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

    陈婷女方燕茗梁慕琼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败血症患儿45例作为早产儿败血症组,足月败血症患儿38例作为足月儿败血症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特征。结果 早产儿败血症组患儿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应激性高血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败血症组,且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比例更高,足月儿败血症组患儿黄疸、体温异常、白细胞增多、PCT升高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败血症组,且分离出的革兰阳性菌比例更高,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呼吸衰竭、化脓性脑炎、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对早产儿及足月儿败血症临床特征进行有效观察研究,发现败血症早产儿及足月儿的各项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易感菌群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情观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是抗生素的选择上需进行有效区分。

    早产儿足月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对比

    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效果

    李世佳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160例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将入选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镇痛药物使用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对手术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更优,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且切口小,对患者颈部外观的影响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甲状腺良性疾病临床疗效

    甲硝唑三种给药方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陈蕊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甲硝唑的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和比较,以方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选择9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B、C 3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1例,患者在应用甲硝唑的时候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案进行干预,A组患者选择甲硝唑多次口服治疗,选择0。2 g甲硝唑用药,每日为患者给药3次;B组患者选择大剂量单次顿服甲硝唑,选择2。0 g甲硝唑口服,每日为患者进行一次给药;C组患者选择采用小剂量甲硝唑口服治疗,选择0。2 g甲硝唑对患者给药,每日为患者用药1次。评价并比较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应用的效果。结果 对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26/31),B组患者为100。00%(31/31),C组患者为93。55%(29/31),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A组为3。23% (1/31),B组为1。61%(5/31),C组为1。29%(4/31),A组不良反应最轻,B组和C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甲硝唑大剂量单次顿服的用药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甲硝唑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