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王磊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癫痫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操作智商评分、语言智商评分以及总智商评分无明显区别,治疗后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经检验数据P>0。05,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小儿癫痫,相比较常规治疗措施,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效果更显著,更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可行性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潘晓峰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6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一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另一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阿加曲班联合治疗,分别设为单用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测定、实验室指标检测及神经功能测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平均血流量(Q)、血管外周阻力(R)值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MVP)、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组(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对后循环脑梗死具有不错的效果。

    阿加曲班后循环脑梗死疗效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王松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应用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当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的入院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选择在此期间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干预治疗,A组患者为大剂量组,为患者选择采用12。5 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B组患者为小剂量组,对患者以5 mg/d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本文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前子宫肌瘤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大小都得到改善,但是A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B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以前,子宫大小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子宫大小均得到改善,但是A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B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12。5 mg/d的子宫肌瘤患者给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促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并且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春凤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接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51例。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而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6。1%,对照组为76。5%,检验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检验各类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单独使用阿奇霉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

    混合现实技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曹东兵胡滨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104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应用混合现实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肾周血肿、尿痿等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混合现实技术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并发症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研究

    高健徐刚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特比澳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 14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和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的血小板计数(128。23±30。76)×109/L、(170。46±40。7)×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45±21。28) ×109/L、(149。53±46。65)×109/L(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为(9。52%),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特比澳联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水平,提升疗效,安全性可靠。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比澳丙种球蛋白安全性

    早期逆转休克液体复苏对早产儿/新生儿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胡月于慕刚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逆转休克液体复苏对早产儿/新生儿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重症感染性休克患儿,均为早产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扩容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逆转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不同脏器受损程度患儿的病死率和肺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循环稳定恢复时间(139。97± 47。26)min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3。94±1。82)d短于对照组的(209。52±62。84)min和(6。45±2。16)d,第1小时输液量(40。27 ±10。52)mL多于对照组的(25。62±8。43)mL(P<0。05);组间脏器中度、脏器重度受损患儿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脏器轻度受损患儿的病死率(13。04%)低于对照组(40。91%)(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 早期逆转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休克能够有效减少肺水肿,缩短患儿恢复时间,降低病死率。

    早期逆转休克液体复苏循环稳定重症感染性休克肺水肿

    支气管镜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洪艳杰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坠积性肺炎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2月13日至2019年2月13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坠积性肺炎的患者,通过不规律抽签的方法选出30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治疗联合头孢噻肟钠+左氧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头孢噻肟联合左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22例患者治疗有效,有8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73%,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29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7%(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结论 针对坠积性肺炎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坠积性肺炎支气管镜治疗头孢噻肟钠左氧住院时间临床效果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高鹤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82例,以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所采用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分组设置为两组(41例):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研究组在治疗前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误诊和漏诊情况、检验操作时间、纠纷事件发生率、家长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为95。1%,对照组为78。0%,前者高于后者(P<0。05);检验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误诊和漏诊少于对照组;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研究组家长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为92。7%,对照组为75。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能够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性,提高检查的工作效率与准确率,而且可降低纠纷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抗凝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比照观察

    李秀丽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抗凝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比照。方法 纳入我院10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肺栓塞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对于肺栓塞的患者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组则对于肺栓塞的患者选择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对两组疗效;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临床血气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的相关监测指标以及动脉血气监测指标;血小板减少、出血发生率。结果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组疗效、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临床血气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凝血的相关监测指标以及动脉血气监测指标相比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有优势,P<0。05。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组血小板减少、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肺栓塞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缩短治疗的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