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护理

    冯明红吴言英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术后给予对照组标准产后按摩护理,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试验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PLT、APTT、TT、PT等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为(180.04±21.12)×109/L、(27.82±2.99)s、(15.22±2.12)s、(13.42±5.32)s,对照组分别为(213.43±41.92)×109/L、(36.58±5.92)s、(22.34±4.91)s、(18.33±6.8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中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产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起有效预防作用,可有效改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桂芝
    237-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内收诊的88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比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4例,PICC置管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①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8例发生并发症,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7.7% vs 86.3%),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肺癌化疗PICC置管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天书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38例尿路结石展开护理干预并分析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泌尿外科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38例经X线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尿路结石的患者,利用电脑软件随机分组,组别包括(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内病例数一致均为1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干预下的护理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研究组中患者对护理流程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采取护理干预后间隔3月入院复诊发现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5.7%,低于对照组16.3%,两组复发率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预防行为以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路结石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尿路结石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彤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2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数字盲选法随机分组,62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62例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SF-36健康量表评估后,研究组各项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无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的睡眠评分较对照组好.与此同时两组均采取SAS,SDS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价,研究组的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低,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较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整体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

    冠心病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质量不良情绪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于帆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将95例手术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50例,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比2组患者的干预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医疗事故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护患纠纷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5.56%,明显低于观察组96.00%(P<0.05).结论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降低医疗事故、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手术室安全管理满意度

    浅析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治疗前后SAS评分及疼痛的影响

    李红美吴静
    24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治疗前后SAS评分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不孕患者共130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VAS评分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术后12 h及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治疗前后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宫腔镜不孕症焦虑疼痛

    围术期综合护理用于混合痔择期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王丹宁
    247-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应用在混合痔则手术患者当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择期进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将58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29例,对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配合相对应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文综合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常规护理组为72.41%(21/2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肛门疼痛评分为(3.5±1.4)分,综合护理组为(2.1±0.1)分,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排便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常规护理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为(56.9±6.8)h,综合护理组为(45.6±5.7)h,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护理组的两周内排便次数为(7.5±0.8)次,综合护理组的为(14.2±2.7)次,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混合痔择期手术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通过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促进患者尽早排便,并且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混合痔择期手术临床护理效果

    抢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友丽
    249-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48例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待其入院后立即展开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监测,并给予扩充血容量、吸氧等常规抢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急诊综合护理.统计并评估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43例抢救成功,病情得到好转,5例死亡.此外,患者护理后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及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前,而Hp(心率)相比于护理前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抢救及急诊综合护理,可积极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将患者缺氧及缺血状态有效改善,大大降低死亡风险,值得重视.

    心源性休克抢救护理措施

    分析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张丽
    25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接收 100例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双盲原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50例.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提供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取得的效果与康复情况.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分析观察便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5.1±1.5)d、住院时间(6.2±2.2)d,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检验两组患者各类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观察组患者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需留置导尿管继续治疗时,展开护理干预,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导尿管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还能够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有益于患者康复.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护理干预

    前瞻性护理在缓解孕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田静慧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孕妇产后尿潴留中予以前瞻性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各90例.乙组实施常规护理,甲组则联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孕妇膀胱功能、尿潴留发生率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排尿例数等临床指标.结果 甲组患者膀胱功能1级为45.56%、2级为27.78%、3级为20.00%,4级为6.67%,膀胱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4.445%,明显低于乙组的13.33% ;且产后排尿时间<3 h占有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产后排尿时间,提高膀胱功能,促进尽快产妇排尿.

    孕妇尿潴留前瞻性护理膀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