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马勇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新料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①经治疗,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医治中,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可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并迅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产前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价值分析

    邱莉颖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产前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分娩及引产胎儿的追踪随访,进一步分析了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产前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分娩及引产的胎儿2328例。孕妇年龄21~42岁。采用GE-E8、GE-E10。结果 ①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孕周20+6周,最晚诊断孕周36周,本研究8例指趾畸形漏诊, 6例正常分娩后发现畸形,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2例引产后发现畸形,1例超声检查提示脊柱裂,引产确诊为胎儿合并六指畸形;1例超声检查提示体-蒂异常,引产确诊为胎儿合并双手六指畸形。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效果好,产前超声检查是评价骨骼系统发育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简便,经济,能尽早发现胎儿肢体异常发育情况,可为产妇尽早结束无效妊娠提供临床依据,降低缺陷儿出生率,对提高人口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检查

    临床药学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郑荣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2组患者均需进行长期的降血脂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的药学干涉,在随访结束时观察2组前后的血脂水平,并统计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以此进行临床药学干预的效果评价。结果 血脂水平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后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干预后的整体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临床药学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优化患者的服药过程,将药物效果进行最大化、最优化,提高降血脂用药的临床效果。临床可进行药学干预应用的推广。

    高脂血症临床药学干预依从性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固定与非固定的临床比较

    陈洋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固定与非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固定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非固定补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清肿指标分别为(40。55±10。11)min、(7。79±5。83)mL和3例,与对照组的(43。21±12。21)min、(9。03±5。00)mL和4例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3 d的疼痛评分结果分别为(3。76±1。17)分、(3。32±1。05)分和(2。44±0。8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4±1。06)分、(3。44±0。98)分和(3。16±0。66)分(P<0。05)。结论 与补片固定方式相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非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在手术基本指标方面与补片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固定非补片固定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分析

    刘艳杰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7收治的133例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方法的异同分成顺铂组(44例)、卡铂组(44例)、奈达铂组(45例)。三组TNBC患者均在接受吉西他滨化疗基础上,配合顺铂、卡铂及奈达铂这三种铂类药物共同控制病情。结果 顺铂组总有效率29。55%,卡铂组25。00%,奈达铂组31。11%,差异不显著;顺铂组15例呕吐,19例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例贫血;卡铂组14例呕吐,20例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9例贫血;奈达铂组16例呕吐,22例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8例贫血,三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均尚可,顺铂、卡铂、奈达铂与吉西他滨联用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不大,均可用于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肿瘤抑制中。

    吉西他滨铂类药物转移性三阴乳腺癌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预后分析

    宋玮琪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效果,综合分析预后情况。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胺碘酮片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分别为(135。22±10。65)mm Hg、(85。23±6。65)mm Hg和(87。44±8。52)次/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3。88±10。20)mm Hg、(76。30±6。00)mm Hg和(78。92±4。42)次/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时间指标结果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同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胺碘酮片参松养心胶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硬核白内障手术方法的临床观察

    王芳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硬核白内障手术方法,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选择超声乳化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数与角膜内皮变化,结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判断不同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角膜散光度数与角膜内皮减少量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出现1例后囊膜破裂与1例虹膜损伤,而对照组出现了2例后囊膜破裂与3例虹膜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也以5。1%优于对照组的12。8%。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来说,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术源性散光,角膜内皮减少率及水肿发生率也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也要更加稳定,因此可以作为今后的主要治疗方案。

    硬核白内障手术碎核角膜术源性散光角膜内皮手术方法临床观察

    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王岩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成常规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未发生转移,61例)、观察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伴淋巴结转移,32例)。给予两组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术后病理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充分按照试剂说明书及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检测要求完成,通过良好的质量控制保障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CA19-9、CA125、CA211、CA24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CA19-9、CA125、CA211、CA242检测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均低于术后病理检查(P<0。05)。结论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会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产生影响,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肿瘤标志物肝内胆管细胞癌淋巴结转移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联合内皮素1(ET-1)检测对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意义

    李秀琳陈海青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联合内皮素(ET-1)检测对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0例,女性80例,共280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肝硬化患者肝脏参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活性物质ET-1含量的变化,研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ET-1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直径(Dpv)和脾静脉直径(Dsv)更宽(P<0。05),脾静脉量(Qsv)显着增加(P<0。01),门静脉速度(Vpv)逐渐下降,脾静脉速度(Vsv)无显著变化。血浆ET-1含量明显增加,与肝硬化程度相关。此外,血清ET-1含量与Dpv,Dsv和Qsv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Vpv呈负相关。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异常血流动力学及血清ET-1水平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手段之一。

    彩色多普勒超声内皮素1诊断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效果

    徐长青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难治性贫血(RA)患者和39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即RA组和MA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对比两组贫血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RA贫血组患者粒系病态39例,粒系巨幼变37例,红系病态31例,红系幼巨变34例,多核小巨核32例,淋巴样小巨核36例,MA贫血组患者粒系病态2例,粒系巨幼变36例,红系病态1例,红系幼巨变34例,多核小巨核31例,淋巴样小巨核2例。RA贫血组患者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所占比(97。50%、77。50%、90。00%)均高于MA贫血组患者(5。13%、2。56%、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贫血组患者的巨幼变早幼细胞大小为(21。73±2。13)µm,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大小为(26。07±3。38)µm,巨幼变中幼红细胞大小为(14。32±1。12)µm。RA贫血组患者的巨幼变早幼细胞大小为(17。87±2。64)µm,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大小为(20。45±3。46)µm,巨幼变中幼红细胞大小为(13。87±1。03)µm, MA贫血组患者的巨幼变早幼细胞及巨幼变原始红细胞的胞体明显大于RA贫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和MA的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对于RA的诊断可以将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占比作为观察点,将巨幼变早幼细胞和巨幼变原始红细胞的胞体大小作为MA的诊断观察重点。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难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系病态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