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合检测PCT、SAA、CRP、IL-6在早期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研究

    陈凤琴曾佰仲陈宇锋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PCT、SAA、CRP、IL-6,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疑似血流感染患者200例,以最终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为阳性组,以非细菌性感染患者为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PCT、SAA、CRP、IL-6检测结果,并比较其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结果 阳性组患者PCT、SAA、CRP、IL-6检测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SAA+CRP+IL-6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采取联合检测PCT、SAA、CRP、IL-6的方法,对早期诊断细菌性血流感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因此可以为临床早期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细菌性血流感染联合检测早期诊断

    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黄晓炜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8例,采用摸球法分为A组和B组,各64例。A组采用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治疗,B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出院前1d开展随访工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及躯体功能评分。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高于B组的75。00%,A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B组的18。7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步行能力评分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症对干预效果造成的影响,改善其肢体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微创liss钢板mippo技术四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并发症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红娟张艳平张红波于振东...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Ⅲ-Ⅳ期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阿帕替尼+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33。33%高于对照组的8。33%,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4。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检查不良反应程度均在Ⅰ~Ⅱ度。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尿、乏力、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蛋白尿、恶心呕吐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替吉奥胶囊单药相比,给予老年胃癌患者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及治疗率,且安全性与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相比相差不多,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阿帕替尼替吉奥老年晚期胃癌

    脐静脉插管留置术用于早产儿静脉治疗的价值研究

    郑霞飞朱锦辉刘琳刘彦均...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早产儿静脉治疗中采用脐静脉插管留置术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4例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静脉治疗置管方法将34例早产儿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7例患儿,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对组内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17例患儿,采用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对组内患儿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穿刺情况:观察组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与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00%(17/17),高于对照组64。71%(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患儿的CRP、IL-6、TNF-α、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人数共计1例(5。88%)、对照组患儿出现并发症人数共计7例(4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产儿的静脉治疗方法,相较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疗法,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对早产儿的治疗更为有效。可减少穿刺时间和穿刺次数,提高早产儿治疗质量,减少因穿刺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促进早产儿康复,缩短治疗周期和住院时间。治疗有效性、便捷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均能得到保障,能够显著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早产儿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临床价值

    青少年患者隐形正畸治疗与AO自锁托槽正畸治疗初期疼痛的差异分析

    李继龙刘继辉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青少年应用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的患者与青少年应用AO自锁托槽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的初期疼痛进行比较分析,看两组患者间的初期疼痛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取恒牙初期和恒牙期的青少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1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两组应用美国AO自锁托槽进行治疗,教会患者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记录戴入矫治器后的4、12、24 h以及2d、3 d、5 d、7 d的实际结果,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初始4 h、3 d、5 d、7 d,隐适美组与AO自锁托槽组,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12 h、24 h,隐适美组和AO自锁有显著性差异,AO自锁托槽组的疼痛感明显强于隐形矫治组。结论 与应用AO自锁托槽矫正错畸形相比,应用隐形矫正治疗错畸形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初期的疼痛感要轻于应用AO自锁托槽进行治疗的患者。

    青少年患者隐形矫正AO自锁托槽疼痛

    老年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及诊疗探讨

    刘小锋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性肺部感染特点并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江苏如皋市磨头医院内科诊治肺部感染患者130例,其中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80例,所占比例61。54%(80/130),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50例,占48。46%(50/130),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应用抗生素,重视慢性疾病治疗,纠正缺氧,防止误入,对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无创通气治疗,必要时转上级医院治疗。结果 老年肺部感染组合并慢性疾病66。25%、非呼吸系统表现47。50%、存在并发症52。50%、误诊漏诊11。25%、中性粒细胞比例≥70%92。50%、治疗时间≥15 d 43。75%、转上级医院治疗10。00%均高于中青年肺部感染组24。00%、12。00%、10。00%、4。00%、64。00%、20。00%、2。00%(χ2=18。44,14。27,19。30,4。03,13。20,8。44,4。08,P<0。05),白细胞总数≥10。0×10975。00%低于中青年肺部感染组的86。00%(χ2=4。25,P<0。05)。结论 老年性肺部感染患者与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比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需要仔细观察,尽快明确诊断并及早治疗。

    老年肺部感染特点临床诊疗

    健共体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马美丽邵德英樊永江王景梅...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的效果,观察该模式在护理脑卒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前与实施该模式前的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三维联动模式前后的救治效果、抢救成功率。结果 此次研究中,实施后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能够提高治疗的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该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脑卒中

    性病门诊患者性病知识和行为的调查

    严翠婷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性病门诊患者的性病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探讨科学预防措施。方法 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中心门诊200例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性病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统计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对相关行为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200例性病患者的性病知识知晓得分为(7。68±0。52)分,其中男性患者(118例)性病知识知晓得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82例),青中年患者(18~59岁)性病知识知晓得分明显高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高中以上学历(136例)性病知识知晓得分明显高于高中以下学历(64例)。200例性病患者中商业性性行为有21%,临时性性行为有33%,同性性行为有3%。结论 女性患者、老年患者和低学历患者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更低,不良性行为是造成性病传播的重要原因,应加强性病知识和行为的宣传。

    性病性病知识性病行为问卷调查

    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

    张琦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凝血真空采血管与标本放置温度、放置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这一期间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采集静脉血进行常规凝血四项检验,分析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凝血四项、冰箱保存与室温保存下不同时间对凝血结果的影响。结果 国产乙组的凝血酶时间水平比BD组低(P<0。05);与冰箱保存血液即刻相比,保存8 h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凝血酶时间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保存血液即刻相比,保存8 h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保存血液即刻相比,保存8 h凝血酶时间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箱保存8 h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凝血时间较长,室温保存8h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较长,国产凝血真空采血管的凝血酶时间较少。

    凝血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温度放置时间凝血检验影响

    血氧饱和度及脉率检测在破伤风皮试中的临床实践

    赵菲菲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过研究皮试可疑结果患者皮试前后的脉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试图找到降低假阳性率的方法。方法 92列外伤患者根据皮试结果分为3组;A组:皮试阴性组。B组:皮试可疑组;C组:皮试阳性组。3组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于皮试前及皮试后20分钟检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C组患者禁止注射破伤风。B组患者心电监护下注射破伤风,并且于30分记录脉搏血氧。A组患者注射破伤风后,于30分记录脉搏血氧。结果 C组皮试前后脉率变化P<0。05;血氧饱和度P>0。05。B组皮试前后脉率变化P>0。05;血氧饱和度P>0。05。A组皮试前后脉率变化P>0。05;血氧饱和度P>0。05。注射破伤风后A、B两组比较脉率变化P>0。05;血氧饱和度P>0。05。结论 脉率增快可作为破伤风皮试阳性指标之一,帮助识别皮试阳性患者,降低假阳性率。

    血氧饱和度脉率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