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协同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马晶晶
    25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协同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的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一般护理,协同护理干预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的时间、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哮喘积分水平;复发率。结果 协同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是35例(100。00%),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是28例(80。00%),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情况以及哮喘积分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协同护理干预组肺功能情况以及哮喘积分水平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协同护理干预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的时间、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协同护理干预组复发率更少,P<0。05。协同护理干预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干预组出现了8例。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协同护理模式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价值

    血磁治疗后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护理体会

    付鑫
    258-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磁治疗后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涉及研究人员=100例,将上述患者进行分组,即为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针对皮下瘀血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感。结果 采用针对皮下瘀血的护理干预患者出现皮下瘀血的为2例,发生率为4。00%,而采用传统护理的患者,出现皮下瘀血的为9例,发生率为18。0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所得平均值为(94。19±1。77)分,对照组的平均分值为(80。17±1。83)分,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的评分[(89。21±5。73)分、(92。28±6。27)分、(90。23±5。74)分]均高于对照组[(74。35±6。22)分、(76。95±7。47)分、(72。38±5。65)分],P<0。05;在疼痛分值方面,观察组(2。31±0。65)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7。97±0。58)分,P<0。05。结论 血磁治疗后,对于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磁治疗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护理体会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分析

    张萍尹媛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雾化吸入并发症。结果 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68)分,而常规护理服务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79)分。护理前两组应激程度比较,P>0。05;护理后全面化护理服务组应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依从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操作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全面化护理服务组雾化吸入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法护理要点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

    吴春博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的7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一般护理,早期康复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住院平均时间以及肢体功能好转时间;护理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致残率。结果 早期康复组的满意度是35例(100。00%),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是28例(80。00%),P<0。05。护理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早期康复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早期康复组住院平均时间以及肢体功能好转时间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早期康复组致残率更少,P<0。05。早期康复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干预组出现了8例。结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肢体功能好转,缩短住院的时间,改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速度(m/s)、大脑后动脉速度,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效果

    循证护理结合个体化优质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威
    264-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行循证护理结合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临床研究对象为80例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结合个体化优质护理,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以及SAS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率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行循证护理结合个体化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循证护理个体化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联合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曹蕊
    26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联合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71例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018年11月我科开展循证护理联合个体化心理护理,针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另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对照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PSQI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PSQ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1。35%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9。86%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00。00% 患者对护理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94。37% 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以循证护理联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效果理想。

    循证护理个体化心理联合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分析

    魏洁畅
    268-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及总结手术室护理在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及护理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组则行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94% 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79%,护理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用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良率为96。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率,减轻疼痛,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室护理疼痛评分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有效护理方式探讨

    杨丽
    27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有效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需进行急救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患者,分别予以急救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住院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7。3% 显著高于对照组83。8%(P<0。05),住院时间(11。36±2。58)d、止血时间(2。07±0。61)d均短于对照组(15。49±2。67)d、(3。29±0。83)d(P<0。05);并发症发生率2。7%、再次出血率5。4% 小于对照组18。9%、21。6%(P<0。05)。结论 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中,采用急救综合护理,可提升护理效率,缩短出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出血率,效果显著。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王竹
    27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重症心肌炎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有效线性。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化治疗以及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于重症心肌炎患者来讲,在其开展治疗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应用此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加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医护之间构建和谐的双方关系,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急性重症心肌炎针对性护理安全性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尹航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脑梗死语言肢体功能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