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治疗药物及其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静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类型,也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诱发心理疾患,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尽管对高血压已有多年研究历史,临床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至今无彻底根治疗法。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常用的方案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从而延长生存时间。为了进一步探究高血压治疗药物及其方法,本文进行了相关综述,重点对高血压疾病进行了概述,进而介绍几种常用药物及其应用方法,希望对高血压药物治疗有所借鉴。

    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方法进展

    四维彩超检测胎儿心上方静脉发育异常与临床研究

    王续华付元山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四维超声HD-Flow显像及常规二维超声在胎儿心上方静脉发育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比较二者在产前诊断胎儿心上方静脉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四维HD-flow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32例胎儿心上方大静脉进行血管重建成像,分析两种技术对可疑心上方静脉发育异常诊断的临床结果。结果 1032例胎儿在HD-flow技术下数据采集成功率约95%。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上腔静脉发育异常26例;而四维HD-flow技术对其重新筛查发现:其中1例伴左上腔静脉缺如,2例右上腔静脉与左心房连接,3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右侧上腔静脉走行异常合并下腔静脉离断,19例为单纯的永存左上腔静脉。结论 四维HD-flow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技术比较,显示胎儿上腔静脉、肺静脉条数更有优势,有利于提高胎儿心上方静脉发育异常诊断的准确性,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胎儿肺静脉上腔静脉左上腔静脉HD-flow成像技术

    中青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恒周庆华蒋德涛徐辉...
    3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病年轻化的趋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对大连市某三级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2208例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按照患者胃炎类型是否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将上述2208例研究对象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观察组,共计462例)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共计174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CA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可以发现,年龄(P<0。001)、Hp感染(P<0。001)、胃癌家族史(P<0。001)、酗酒(P<0。001)、经常食用腌制食物(P=0。024)、SDS(P<0。001)与SAS量表得分高(P=0。003)都与中青年人群中CAG的发生正相关,而其他变量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则表明,年龄>45岁、Hp感染、胃癌家族史、酗酒、SAS和SDS量表得分高均是发生CA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Hp感染、胃癌家族史、酗酒、精神焦虑与抑郁均是中青年人群发生CAG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戒酒、及时使用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都是降低慢性胃炎进展为CAG的重要措施。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青年酗酒胃癌家族史抑郁焦虑

    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体脂、代谢状态的影响

    夏晓英李枢孙诗博杨旸...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疗效及对身体代谢状态、安全性等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57例超重或肥胖的初诊T2DM患者,应用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持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BFP)、内脏脂肪面积(VF)、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 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患者BMI、BFP、VF、FPG、2hPG、HbA1c、FINS、TC、TG、LDL-C、HDL-C、UA、SBP、DBP、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后12周,患者HDL-C、HOMA-β 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0。00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可控的泌尿系感染。结论 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初诊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HbA1c,同时降低BMI及体脂,改善代谢状态。

    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卡格列净二甲双胍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M胆碱受体阻断剂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的影响

    赖怀昌
    38-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M胆碱受体阻断剂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2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可分为观察组(n=13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M胆碱受体阻断剂治疗)与对照组(n=13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SGRQ)评分。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8% 较对照组77。69% 高(P<0。05);观察组FEV1%、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SGRQ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M胆碱受体阻断剂可有效改善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增强运动耐力,提升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生活质量肺功能

    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张思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评价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选择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调强放疗组和三维适形放疗组,每组3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组分别治疗后,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49%(31/39),三维适形放疗组为56。41%(22/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调强放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8/39),三维适形放疗组为35。90%(14/3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调强放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5。44±6。82)分,三维适形放疗组为(72。12±6。74)分,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调强放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疗,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能较低放疗的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

    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袁丹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台安县恩良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预防血小板凝集及口服 β 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脑利钠肽1。5μg/kg静脉注射,然后再以0。075μg/(kg·min)的剂量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心脏射血分数及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改善,心率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心脏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心率和B型脑钠肽水平下降幅度更大,心脏射血分数提升幅度更高(均P<0。05)。结论 脑利钠肽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供血功能,增强心肌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利钠肽心功能指标

    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效果

    孙志敏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不同用药方案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观察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34例非糜烂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本文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其中治疗显效18例,治疗有效1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其中显效14例,有效9例),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复发率为3。33%,出现1例复发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8例),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9例),P<0。05;以QOL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治疗以前两组患者相互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以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时通过雷贝拉唑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优于雷尼替丁,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症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雷尼替丁

    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免疫改善及疗效

    李欣杉袁艺萌王茉莉申恩华...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耐核苷类药物的免疫改善情况及疗效。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耐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所运用耐核苷类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A组、B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后3、6、9、12个月HBV DNA载量以及HBeAg转阴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且A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两组组患者治疗前ALT、PTA、HBV DNA载量以及HBeAg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耐核苷类药物的运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情况,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将其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乙型肝炎肝硬化耐核苷类药免疫改善HBVDNA载量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降血脂的治疗效果

    齐巧玉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降血脂治疗过程中,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共计64例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单一使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比组,而其余32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在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比较对比组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1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比组,而HDL-C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皮肤瘙痒、皮肤发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降血脂治疗,在瑞舒伐他汀钙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效果更加明显,降血脂效果更加,值得临床推广。

    冠心病降血脂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钙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