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IS监测调控麻醉深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朝庆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与血流动力学监测调控麻醉深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中BIS维持在40~50,当高于50时,增加麻醉药物用量,当低于40时,减小麻醉药物用量;对照组根据术中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控制麻醉药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T0比较,对照组T1、T2、T3、T4 HR及MAP均升高(均P<0。05)。在T1时,两组T2、T3、T4 HR及MAP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T3、T4时,两组HR及MAP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0比较,观察组T1、T2、T3、T4 NE、COR、GLU均升高(均P>0。05)。在T0时,两组NE、COR、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时,观察组GLU低于观察组(P<0。05);在T1、T2、T3、T4时,观察组NE及COR均低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应用BIS监测调控麻醉深度的效果显著。

    高血压老年脑电扫描技术脑电双频指数氧化应激反应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吴正文杨龙飞谭辉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53例。甲、乙两组患者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0%、0。25% 的罗哌卡因,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情况、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患者手术侧下肢运动神经阻滞Ⅰ级、Ⅱ级患者构成比分别为24。53%、58。49%,均高于甲组,Ⅲ级患者构成比为16。98%,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1、4。5725、17。8898,P<0。05);与甲组对比,乙组患者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26、10。2628、12。3698,P<0。05);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乙组为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1,P<0。05)。结论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小剂量0。25% 的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效果优于0。50% 的罗哌卡因,且用药安全性高。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小剂量不同浓度麻醉效果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

    芦萍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16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2例,给予治疗组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评价临床总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VC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治疗组FEV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V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5、TNF-α 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

    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小儿症状评分炎性因子

    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

    李树源杨岩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通过优化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前列腺癌患者,结合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试验1组与试验2组。试验1组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内分泌治疗,试验2组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比试验1组与试验2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试验2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泌尿功能、肠道功能、性功能、激素功能评分均高于试验1组,P<0。05。结论 在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强放疗治疗,可以尽可能的维持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是前列腺癌疾病优选治疗方式。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内分泌治疗生存质量治疗效果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临床观察

    赵宏巍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后的止血效果、安全性、可行性,为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应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患者分为内镜组与常规组。内镜组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结果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治疗后,内镜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费用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优势,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更值得在临床推广。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常规药物止血时间再出血治疗费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鉴别价值

    刘晓洋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超声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关节积液以及滑膜增厚的数据并未有较大差异,同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0。379,P>0。05);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与骨性关节炎,多点状高回声、双轨征、痛风石等各评分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91、76。618、67。586,P<0。05);痛风性关节炎组与骨性关节炎组的血膜分级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痛风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同时也能为疾病评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李秀梅曲汶利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对牙科用氧化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氧化锆试件20个,根据烧结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波烧结组和常规烧结组,均10个。测量两组密度、半渗透性参数、磨损量及粗糙度,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试件的微观结构。结果 微波烧结组烧结后氧化锆试件实际密度、渗透性参数与常规烧结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烧结组试件磨损体积、表面粗糙程度与常规烧结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试件磨痕均较为清晰,磨损面连接较高,可发现清晰犁沟;微波烧结组试件晶粒大小约450 nm,常规烧结组约540 mm。结论 微波烧结与常规烧结对氧化锆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相当。

    牙齿修复微波烧结炉氧化锆磨损性能粗糙度常规烧结

    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孙智音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彩色超声诊断,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经超声诊断发现,阳性患者195例,误诊及漏诊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50%。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确诊的195例患者中,滤泡状癌1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59例,髓样癌6例,未分化癌13例。195例甲状腺乳腺癌按照TNM分期标准分级:Ⅰ期70例,Ⅱ期83例,Ⅲ期15例,Ⅳ期27例。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在甲状腺癌超声征象中,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及微小钙化灶癌灶的病理组织变化之间密切相关。结论 甲状腺癌的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观察甲状腺癌超声征象有助于鉴别肿块的病理类型,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甲状腺癌超声影像学征象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董国跃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活动组(30例)和非活动期(28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40名)。三组均接受免疫性检验联合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活动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非活动组血清IgA、IgG水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非活动组、对照组血清IgM及补体C3、C4水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组、非活动组患者的抗核抗体(ANAS)、抗ds-DNA抗体、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等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时,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直观获得患者体内血清指标含量,且阳性检出率较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诊断价值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及解决对策

    徐岩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及解决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沈阳二四五医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单独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4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制订解决对策。结果 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头孢氨苄较高,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克罗次之,头孢哌酮、头孢拉定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等。结论 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表现在多个系统,临床需针对不同药物采取不同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生素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曲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