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郝洁冰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文所选择的立项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排痰困难缓解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痰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的同时配合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地缓解排痰困难,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且能缓解疼痛。

    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舒适护理效果

    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

    贾菲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中针对产科胎膜早破产妇按照病情诊断共筛选200例病患,将其分成两组方便对比,两组分别为开展常规护理指导的常规护理干预组(n=100)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产科护理的产科护理干预组(n=100),对两组的护理成效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 组间新生儿难产率和窒息率比较结果:产科护理干预组的生产结局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比较统计差值时P<0。05有意义;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总满意度为85。00%,明显低于产科护理干预组(97。00%)。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产科临床护理方法减少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胎膜早破致使其难产和新生儿窒息问题的效果优秀,避免不良结局发生并提升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产科护理干预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状况满意度临床效果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丽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识功能、身体功能和情感功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肝硬化护理心理干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管亮毕琳孙笑倩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化护理干预组和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每组45例。常规化护理干预组施行基础服务,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施行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血糖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护理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 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血糖达到正常范围的时间短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化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生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生期护理干预效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策

    王晶晶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指导与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呼吸指导与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呼吸指导与护理组患者开展呼吸指导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呼吸功能指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呼吸指导与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时间为、住院时间为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数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呼吸指导与护理措施的效果确切。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指导护理对策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伟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80例纳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提高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

    乳腺癌根治术个体化护理患肢功能锻炼康复效果

    互动达标理论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岩瑜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互动达标理论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计80例,将这些患者做单双分组分成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组和普通护理干预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和普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脑卒中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肢体功能改善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致残率。结果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40/40),高于普通护理干预组患者的75。00%(30/40)(P<0。05)。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组患者卒中后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肢体功能改善时间、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致残率均优于普通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急性脑卒中护理互动达标理论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影响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焦宏丽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宫外孕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40。82±1。16)、(38。48±1。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78±1。72)、(48。65±0。87)分(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0。05)。结论 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更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充分满足宫外孕患者的合理诉求,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宫外孕人文关怀护理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ICU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护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秦霞王芹李雪华朱小英...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昆山市二级以上医院ICU护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护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COPD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早期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昆山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医学科123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差异,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践行为均较差,总分为(40。22±7。12)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职称、学历、是否为专科护士、年资及能级是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能级及年资是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ICU护士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实践行为处于较低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能级及年资低的护士应加强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及行为专业临床培训和教育,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早期活动在临床上顺利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ICU护士COPD机械通气早期活动护理现况影响因素

    可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方法

    董艳玲
    235-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25名护理人员参与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25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消毒供应室25名护理人员共出现70次职业感染事件,引发职业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物理性损伤38例(54。29%)、化学性损伤20例(28。57%)、生物性损伤12例(17。14%)。执行对应防护措施后,消毒次数增加不明显,职业感染概率4。02%(13/323)较执行对应防护措施前的职业感染概率10。60%(32/302)有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引发护理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要素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要素,同时还包括护理人员缺少责任意识和未按规定操作,而依据危险要素制定对应防护策略,能够较好地降低供应室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感染的风险,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防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