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CT、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叶晓芳易薇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73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败血症组(其中日龄<3 d者43例,3~30 d者30例),另选同期住院的76例无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日龄<3 d者35例,3~30 d者41例)。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中PCT、CRP水平,并比较PCT、CR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结果。结果 败血症组新生儿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龄3~30 d及日龄<3 d的败血症患儿中,与PCT、CRP单独检测比较,PCT与CRP联合检测诊断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较高(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新生儿败血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应用价值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效果

    鞠丽松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出院时间,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腹腔镜手术术后出血量并发症

    中医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海波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92例脑血栓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74%,与试验组患者的91。30%相比较低(χ2=5。8447,P=0。0156);两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0。4880,P=0。6267);治疗后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高(t1=8。6472,P1=0。0000;t2=23。9245,P2=0。0000),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对比组高(t=12。9042,P=0。0000);试验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病死率为8。70%,与对比组患者的10。87%比较没有显著差异(χ2=0。1232,P=0。7256)。结论 中医治疗脑血栓,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脑血栓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浅谈中药的性状鉴定

    李英雷生刚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与分析中药的性状鉴定的方法、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本文从中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方面的鉴定进行阐述,并以中药"桔梗"的性状鉴定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中药的性状鉴定,不仅需要我们系统地掌握鉴定方法,必要时还需要亲自到中药材的产地去调查,采集实物标本,并了解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情况等。性状鉴定在中药鉴定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性状鉴定方法更是古今众多中医药工作者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熟练地掌握好中药性状鉴定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中药鉴定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且有效的鉴定方法。

    中药性状鉴定标本质地水试火试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听力功能的影响

    陈雷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听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鼓膜穿刺灌洗治疗,试验组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者作为试验组,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对听力功能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鼓室导抗图A型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同频率听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予以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可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并改善听力功能。

    分泌性中耳炎小青龙汤鼓膜穿刺听力功能

    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邓园园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用全面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时间、患者住院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P<0。05);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实施全面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提升急诊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老年突发心绞痛全面系统性护理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时长

    全面护理干预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于梅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采用普通的院内护理)与观察组(n=45,在普通的院内护理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全面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缘坏死创面的护理体会

    韩娟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油纱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缘坏死创面的效果。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收治的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缘坏死创面患者采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油纱护理,观察护理后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4~45 d,随访6个月,愈后皮肤均无明显瘢痕增生及挛缩,肤质及功能与正常皮肤相近,部分皮肤留有少许紫灰色色素沉着。结论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油纱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缘坏死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及挛缩,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经济。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缘坏死创面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油纱护理

    认知重构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态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宋爽爽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认知重构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态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与观察组(n=45,给予认知重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心境状态、感知控制态度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和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中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实施认知重构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患者的感知控制能力、心理状态以及心境状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认知重构护理心理状态感知控制状态度

    湿性疗法在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曾淑花张宝英翁惠卿郑娟...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出现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性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并发生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对于患者本身和主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容易因压力性损伤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在针对性地采用湿性疗法之后,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明显缓解,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疼痛缓解,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好。

    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湿性疗法护理有效率并发症伤口疼痛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