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季恩飞荣阳荣根满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0例发病在12~48 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银杏达莫组、联合用药组,分别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银杏达莫治疗、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在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的80。00%、银杏达莫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用药组变化幅度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能有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缺血性脑卒中低分子肝素银杏达莫血液流变学前瞻性研究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

    李佳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对策。方法 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沈阳七三九医院收治的120例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病历资料及用药报告,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以药物配伍不合理(43。33%)、无明确指征用药(31。67%)为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病例的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10岁儿童为主。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病例涉及的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累及系统包括皮肤、消化系统。结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易导致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多发生于儿童,易累及皮肤及消化系统,临床上应根据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药学干预预防

    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

    隋倩倩赵作亚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1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观察15例患者的手术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15例患者均实现了视网膜的完全复位,在手术中未出现对晶状体的损伤以及医源性的视网膜裂孔。13例黄斑脱离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手术前(P<0。05)。15例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在随访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晶状体核密度增加,但尚未出现新生或者复发白内障;有3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在使用降压滴眼液治疗后得到改善;有4例患者手术后1 d存在刺痛和异物感,手术后7 d刺痛和异物感基本消失。结论 采用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能够防止并发症发生,技术操作相对完善,可以恢复、改善眼部视力状况,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开展应用。

    23G高速玻璃体切除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视力并发症

    心理干预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冯星华
    133-13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60例,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Ashworth量表(MAS)、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Barthel指数(BI)分别评价患者的痉挛、徒手肌力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痉挛情况、徒手肌力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S评分、MMT评分、BI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8周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T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痉挛情况,提高肌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脑卒中肌痉挛心理干预电针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中药川芎的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分析

    刘涛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川芎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效果。方法 本次对不同产地的中药川芎进行鉴定,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川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鉴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中药川芎,采集时间不同,性状表现、有效成分含量也有所不同;在阿魏酸含量上,东芎>云芎>抚芎>川芎;丁基苯酞含量,抚芎>云芎>东芎>川芎;藁本内酯含量,川芎>东芎>云芎>抚芎。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川芎需结合不同产地、性状、采集时间以及有效成分等方面进行鉴定,明确各成分含量,为临床合理、科学用药提供有效依据;针对月经不调患者,采取中药川芎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值得采纳应用。

    月经不调中药川芎鉴定临床安全用药

    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穴特异性反应研究

    车旭东安照华梁哲瑞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ESW)技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列缺穴腧穴所发生的特异性反应。方法 采集ESW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双侧各182个腧穴治疗前后的红外热成像数据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通过统计分析列缺穴红外热成像的反应变化,分析列缺穴的经穴特异性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VAS评分比较,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和冲击波治疗组同侧腧穴红外热成像温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健康对照组和冲击波治疗组同侧腧穴红外热成像温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部分腧穴的体表温度存在变化,其中列缺穴的红外热成像反应最显著,提示列缺穴的经穴特异性反应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作用。

    体外冲击波神经根型颈椎病列缺穴特异性反应

    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张志红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2例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患者,对照组应用甲基硫酸新斯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穴位推拿方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研究组对临床疗效满意率是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5%(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能力、机体健康、对疾病认知度、睡眠质量、心理情绪)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肛肠病术后重度尿潴留患者实施穴位推拿治疗临床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机体疼痛,还可反复操作,规避机体感染概率,快速改善尿潴留情况,值得推广。

    尿潴留肛肠病穴位推拿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

    柴杨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显著。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护理效果不良情绪

    连续护理模式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干预效果

    李春格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模式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0,实施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评分、外阴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外阴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萎缩性阴道炎连续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门诊手术患者换药拆线的护理体会

    郭靖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门诊手术患者换药拆线的护理方案。方法 本次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换药拆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时间分布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进一步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2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换药拆线后,观察组伤口愈合缓慢、继发性感染、局部组织坏死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手术患者换药拆线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继发性感染、坏死风险,促进创口愈合。

    门诊手术患者换药拆线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