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术式的选择

    刘金华王利刘丹阳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手术与BillrothⅠgastrectomy哪种术式更有利于患者预后。方法 对60例患有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术式分两组;第一组30例,这组患者志愿选择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手术治疗,第二组30例,这组根据患者意愿选择BillrothⅠgastrectomy进行手术治疗,然后随访、统计手术5年后降糖药服用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第一组患者30例在接受LRGADVO治疗后有27例不再服用降糖药物,3例糖尿病较重的患者已不用胰岛素来降糖同时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来降血糖;第二组患者30例接受BillrothⅠgastrectomy治疗后,12例患者降糖药物使用与术前比较有减少,其余18例患者仍在接受规范降糖治疗。结论 LRGADVO在治疗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上是首选建议术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情,减少降糖药物的应用。

    胃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术式LRGADVOBillrothⅠgastrectomy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疗效探析

    郑双翼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病房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氯霉素治疗方案。试验组30例,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16。67%,复发率23。33%,临床总有效率86。67%;试验组不良反应6。67%,复发率10。00%,临床总有效率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后,耳内菌群感染控制理想,药物敏感性强,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症状及感染复发,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观察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研究

    徐艳姚晨郝菲张燕...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49)与对比组(n=49),分别在住院期间施以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血肿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且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血肿量亦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避免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进一步影响,保障治疗安全性,故可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依达拉奉尼莫地平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粪便标本采取乳胶凝集检测技术对沙门菌筛查的意义研究

    常鑫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粪便标本采取乳胶凝集检测技术对沙门菌筛查的意义。方法 按照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的方法,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04株可疑菌落,使用沙门菌乳胶凝集试剂盒和三糖铁培养基进行初筛,之后使用API 20E细菌鉴定条进行确认,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阳性率和假阳性率情况。结果 沙门菌乳胶凝集试剂盒筛查粪便标优于三糖铁测定。结论 沙门菌乳胶凝集试验具阳性率高,假阴性少,并且耗时比较短,值得推广应用。

    乳胶凝集检测技术乳胶凝集检测试剂盒沙门菌三糖铁测定

    前列地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付忠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10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福辛普利联合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BUN、Scr、24 h尿蛋白等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福辛普利联合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各项水平,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前列地尔福辛普利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良反应

    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意义分析

    于倩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8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神经外科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妍焱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旋杆菌属于胃肠道感染细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近两年来,随着临床研究加深,在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及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聂晶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属于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其中便秘处于一种常见的表现,这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与舒适度产生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高度重视。

    胃肠道恶性肿瘤便秘原因治疗护理

    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苏瑞英孙江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牙周炎症的相互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牙周科中重度牙周炎70例。其中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35例(伴糖尿病牙周炎组),无系统疾病者35例(单纯牙周炎组)。健康对照组35例。这其中伴糖尿病牙周炎组中HbA1c<7%为血糖控制较好组(A组),HbA1c>7%为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三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记录全口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及TNF-α检查。结果 伴糖尿病牙周炎组及单纯牙周炎组PD、AL、BI、PL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线时伴糖尿病组中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牙周炎症重于A组(血糖控制较好者)(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伴糖尿病牙周炎组和单纯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高于单纯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牙周炎组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的TNF-α浓度高于A组(血糖控制较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3个月伴糖尿病牙周炎组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TNF-α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治疗前后TNF-α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伴糖尿病牙周炎及单纯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态,同时也可一定程度改善血糖控制较差的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TNF-α浓度

    牙周炎糖尿病,2型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拉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黄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拉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施行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根据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级,大于3分者实施多拉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的预防方案。入选患者共计130例,患者年龄19~67岁,体质量48~82 kg,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03例。患有严重高血压、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在本研究范围内。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面罩吸氧,监护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术前用药为咪达唑仑0。05 mg/kg,长托宁0。01~0。02 mg/kg。诱导用药为舒芬太尼0。5~1 μg/kg,丙泊酚1。5~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2 mg/kg。术中吸入七氟烷1MAC、微量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间断给予肌松药。与术前用药同时给予地塞米松3~5 mg,静脉缓慢滴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多拉司琼6 mg。通过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发生率,恶心呕吐持续时间,是否使用其他抗呕吐药物。结果 全部1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意外情况出现,送返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平稳。15例患者在术后3~18内出现恶心呕吐,占全部患者的11。5%,持续时间2~7 h,平均(2。4±1。8)h。出现恶心呕吐后,8例患者使用了其他抗呕吐药物。结论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在高风险人群中更是高达50%~80%,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感和恢复的速度,严重PONV 可导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口服药物、食物或液体不能进行,还会延长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因此我们针对这类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质量。在本研究中,多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概率为11。5%,远低于大样本统计数据,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全部患者并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也证明此方法的安全性。

    多拉司琼地塞米松术后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