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张丽娜丁金芝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糖尿病足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检验指标,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HbA1c、ALB、FIB、FBG、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参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因素主要为烫伤、擦伤、抓挠伤、鞋袜不适、碰伤、糖尿病大疱病。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发生与患者年龄、病程、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足部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糖尿病足老年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囊肿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手术时间的影响分析

    张大为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应用在口腔颌面部囊肿中的效果以及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 需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分组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设置对照组(47例,给予囊肿刮除术)与实验组(47例,进行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①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P<0。05;②实验组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6。38%,对照组1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是23。40%,P<0。05;③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囊肿患者实施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明显,所需手术时间少,不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广。

    开窗减压术口腔颌面部囊肿效果手术时间

    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分析

    赵秀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135例脑炎后癫痫压患者分成不同组。甲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乙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丙组用托吡酯治疗。比较三组脑炎后癫痫压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 三组脑炎后癫痫压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症状改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率依次是丙组低于乙组,乙组低于甲组,且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相当,但其中托吡酯不良反应最少,丙戊酸钠次之,而卡马西平不良反应最多。

    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脑炎后癫痫有效性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张敏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炎性因子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在1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CRP、EOS、IL-4、IL-10、IL-13等因子的变化。结果 在CRP、EOS、IL-4、IL-10、IL-13等方面,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炎性因子进行改变和影响,治疗效果较好。

    氯雷他定布地奈德小儿支气管哮喘炎性因子

    乳腺癌患者觉知压力在正念水平与心理困扰的中介作用

    宛思莹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知觉压力在正念水平与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简易心理状况调查表(K10)、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和知觉压力量表(PSS-10)对乳腺癌女性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 程序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Spearman 秩相关分析表明,正念水平与知觉压力(r=-0。531,P<0。001)和心理困扰(r=-0。611,P<0。001)呈中度负相关,知觉压力与心理困扰(r=0。685,P<0。001)呈中度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Bootstrap 检验表明知觉压力在正念水平与心理困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95% CI:-0。628~-0。299, P<0。001)。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知觉压力在正念水平与心理困扰关系之间有中介作用。

    乳腺癌正念知觉压力心理困扰

    四维彩超技术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价值

    马霜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思维彩超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产科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孕妇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孕妇筛查均采用四维彩超,分析孕妇筛查结果。结果 本次筛查150例孕妇中共计发现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胎儿5例,占比55。6%;单心房、单心室胎儿2例,占比22。22%;大动脉转位胎儿1例,占比11。11%;法洛四联症胎儿1例,占比11。11%,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总发生率为6%。四维彩超诊断中室间隔缺损误诊1例,准确率为94。74%。结论 在产科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应用四维彩超技术,能够立体且直观的分析胎儿心脏及心血管实际情况,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四维彩超产科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葛友娥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和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进行手术麻醉,比较其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T1、T2、T3各时刻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各项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方式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妍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其米氮平(A组),艾司西酞普兰(B组)及度洛西汀(C组)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痊愈率为39。47%,显著高于B组及C组,但A、B、C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86。84%及89。47%,无显著差异(P>0。05),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头晕及食欲下降等,其中A组共有11例患者出现以上反应,发生率为28。95%,B组为10例,发生率为26。32%,C组为11例,发生率为28。95%,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均可对该类患者产生良好疗效,且安全性均较高,但与其他两种药物相比,米氮平能够更有效促进患者痊愈。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首发抑郁症

    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及精神行为特点的对比

    陈敏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及精神行为特点,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40例路易体痴呆患者及40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路易体痴呆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评分则优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精神行为评分均优于路易体痴呆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及精神行为特点有明显差异,路易体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精神行为较差,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等心理较差,可为临床诊断及观察提供重要参考。

    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认知精神行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焦虑抑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

    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溶栓治疗分析与前瞻性研究

    刘庆英荣阳荣根满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rt-PA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24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rt-PA用量,将其剂量分为3组:A组>0。8~0。9 mg/kg,B组0。6~0。8 mg/kg,C组0。3~0。6 mg/kg。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21 d的MHSS及BI,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A组20例,B组56例,C组10例。基本痊愈50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4例,无变化2例,恶化8例。结论 使用rt-PA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时,应在脑卒中指南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做到"个体化"用药,以减少症状性脑出血,降低溶栓风险。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脑梗死静脉溶栓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