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赵琳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小儿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48例患儿分别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验、联合检验。将三种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对。结果 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93。24%)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检验(70。27%)、血常规检验(74。32%)数据(P<0。05),两种单一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验能够促进小儿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小儿病毒性感染性疾病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

    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对比

    房艳谭弘吕卉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牙列缺损治疗时,常规修复与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我科接收的76例牙列缺损患者,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修复,实验组实行口腔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修复,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推广。

    牙列缺损常规修复口腔种植修复

    血清脑钠肽检测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中的诊断观察

    苗国强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接受血清脑钠肽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A,同时选取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0例为实验组B,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均接受血清脑钠肽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ABNP、LAD、LVEDD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B以及对照组(P<0。05),实验组B患者的BNP、LAD、LVE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NP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LVEDD、LAD之间则呈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接受血清脑钠肽检测,可较好对其疾病进行诊断。

    血清脑钠肽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的皮肤镜特征探讨

    杨海琼宋仁广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皮肤镜特征,对皮肤镜下患者的皮损位置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更为显效的探究方法 以进一步提升医师对该银屑病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本文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00例患有寻常银屑病的患者展开探究,对以上患者开展皮损皮肤镜检查,对比患者的皮肤颜色、血管分布等情况,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列举表格开展对比。结果 银屑病皮损处的皮肤主要表现为淡红色,有点状血管分布于周围,并且皮肤有银色鳞屑。结论 通过对皮肤镜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为银屑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更好的帮助医师对该疾病进行诊断,从而进一步促进对患者的有效治疗。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皮肤镜特征探讨

    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龙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90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肝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传统护肝方案联合异甘草酸镁、双环醇治疗。比较两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治疗不良作用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对应的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传统护肝方案联合异甘草酸镁、双环醇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缩短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异甘草酸镁双环醇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效果

    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对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周晓颖王琳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对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药物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重型肝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凝血酶原活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重型肝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凝血酶原活动恢复正常时间(13。11±1。42)d、(13。13±2。24)d、(18。11±1。24)d优于对照组(18。11±1。42)d、(18。13±3。99)d、(24。12±1。44)d,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2例恶心,2例低热和3例输液反应,观察组有2例恶心,2例低热和2例输液反应。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的药物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症状体征和凝血酶原活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腺苷蛋氨酸重型肝炎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影响

    妊娠期孕妇血清TPOAb与TSH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王兆莉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妊娠期对孕妇进行血清TPOAb与TSH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筛选310例孕妇,其中甲状腺功能紊乱孕妇129例(观察组),非甲状腺功能紊乱孕妇181例(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所有孕妇血清TPOAb与TSH水平。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TSH、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TPOAb阳性率达79。8%,对照组TPOAb阳性率达13。3%。310例孕妇中TPOAb阳性136例,其中71例(52。2%)TSH异常,TPOAb阴性174例,其中20例(11。5%)TSH异常,TPOAb阳性孕妇血清TSH异常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TPOAb、TSH水平对于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临床价值

    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刘丽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地诺前列酮栓和缩宫素应用在足月引产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设置观察组:调查对象为在此期间到我院接受足月妊娠引产的41例产妇;设置对照组:调查对象为同期来我院进行足月妊娠引产的另外41例产妇。观察组通过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对照组选择缩宫素进行引产,对不同的引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5。61%(31/4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为31。71%(13/41),P<0。05;观察组用药12h以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为(7。53±1。62)分,对照组为(6。16±1。83)分,P<0。05;观察组用药到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在进行足月引产的时候通过地诺前列酮栓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可以提升促宫颈成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分娩的效果,值得推广。

    地诺前列酮栓缩宫素足月引产

    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采用B超引导下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研究

    赵明利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B超引导下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于危重下肢手术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122例危重下肢手术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单纯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61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B超引导下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61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在各时间点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A组患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B组患者在麻醉后其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低于A组患者,而镇痛维持时间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B组患者在麻醉后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危重下肢手术患者来说,在运用B超引导下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麻醉效果,同时,能够维持患者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更为平稳,且十分安全,可推广。

    B超引导麻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下肢手术影响因素

    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寒颤和牵拉痛的临床观察

    李岩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对于预防寒颤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行分组对照实验,选择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剖宫产分娩的140例产妇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两组均使用重比重0。5%盐酸布比卡因进行腰麻,观察组麻醉中伍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分别统计两组产妇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现寒颤2例,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寒颤11例,发生率为15。71%,P<0。05;观察组出现牵拉痛4例,占5。71%,对照组牵拉痛14例,占20。00%,P<0。05;两组产妇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为(0。82±0。21)分,对照组为(2。83±0。82)分,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可有效的降低术中寒颤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改善麻醉质量,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值得推广使用。

    舒芬太尼剖宫产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