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远端取穴配合电子艾灸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

    韩素红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为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刺远端取穴配合电子艾灸仪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产后尿潴留患者94例,其入院时间在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按照其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两组,给予针刺远端取穴配合电子艾灸仪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单纯针刺远端取穴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为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治疗服务的过程中,针刺远端取穴配合艾灸治疗仪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患者对相关治疗服务与操作的满意度更好,可以将其作为产后尿潴留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针刺远端取穴电子艾灸仪产后尿潴留

    中药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6例分析

    白健鹏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由中药黄芪消渴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接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分为两组(依据治疗方法 ,每组28例),常规的治疗措施被用来治疗对照组,中药黄芪消渴汤用于治疗试验组患者。结果 在HbA1c、尿蛋白定量、2hPG、FPG各项指标方面,试验组患者均较对照组优秀,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而试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由中药黄芪消渴汤进行治疗能显著将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同时使其尿蛋白含量大幅降低,疗效确切,值得积极推广。

    黄芪消渴汤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治未病理论在中风患者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国栋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治未病理论在中风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诊治的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出138例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僧侣5。80%、随访1年中风复发率2。90% 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29%、随访1年中风复发率13。04%,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有助于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中风复发,值得推广。

    治未病理论中风恢复期并发症复发针灸中药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的临床价值研究

    季学丽姜文彬闫俊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观察组采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睡眠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睡眠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肝血亏虚证失眠加味酸枣仁汤艾司唑仑片

    疏血通辅助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分析

    刘彬彬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疏血通辅助氯吡格雷用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救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119例。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治疗并服用氯呲格雷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61例,采取氯呲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疏血通方案进行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用药48 h及14 d时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D-Dimer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降低,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疏血通辅助氯呲格雷的方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预防疾病复发,降低血栓发生率。

    疏血通氯呲格雷肺源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安全性

    消肿止痛颗粒合玻璃酸钠对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王楠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消肿止痛颗粒联合玻璃酸钠对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70例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均有35例。对照组患者注射玻璃酸钠入膝关节腔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搭配消肿止痛颗粒口服治疗,两组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操作,对比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两组数据对比,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方面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经观察,二者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发热、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使用消肿止痛颗粒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治疗能缓解关节疼痛与僵硬程度,使得关节活动功能得以改善,值得在此类群体患者中广泛推广。

    消肿止痛颗粒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

    史洪亮杨丽丽孙富珊吴灿...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巴氯芬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6周,观测两组使用药物后疗效,以及治疗前后Fugl-Meyer和结果Barthe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治疗后Fugl-Meyer和结果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张力,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并且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可广泛推行。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研究

    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对老年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效果研究

    赵丹丹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对老年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老年中风后失语患者,两组患者均依据西医诊疗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中风后失语患者采取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自拟解语汤针刺老年中风后失语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沈云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而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最大程度上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血必净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重症病毒性肺炎

    处方审核在中成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减少医疗纠纷中的效果观察

    李勇
    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剂科处方审核对中成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减少医疗纠纷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药剂科对中成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审核情况,共收集688份含中成药物的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进行审核。结果 对688份处方进行审核后,发现用药不合理39份,占5。7%,包括:①药物剂量不合理17份,占43。6%,其中剂量不足5份,剂量超量12份;②输液溶媒不当15份,占38。5%,其中溶媒种类选择不当4份,溶媒用量选择不当11份;③配伍禁忌3份,占77。%;④给药频次不合理4份,占10。3%。不合理用药处方病区分布:心内科病区11份,占28。2%;肾脏血液消化内科病区9份,占23。1%;神经外科介入病区5份,占12。8%;普外心胸外科病区4份,占10。3%;妇产科病区3份,占7。7%;神经内科呼吸病区3份,占7。7%;儿科病区2份,占5。1%;骨科病区2份,占5。1%。未发生一例与中成药物使用相关的医疗纠纷事件。结论 加强中成药物使用的处方审核,对于提高安全有效用药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药剂科处方审核中成药物不合理使用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