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

    黄秀香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6。47%,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9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围手术期重症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增加患者依从性,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甲状腺围手术期重症护理优质护理服务临床价值

    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

    马春雨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食管癌放疗

    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原因分析

    礼晓晓
    19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加以总结和分享,并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为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沈阳东北国际医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28例。产妇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7。2±6。3)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5例;妊娠37~42周,平均(39。7±2。8)周。出血量评估使用容量法与称重法,产后出血500~3800 mL,平均(1250±640)mL。针对病因迅速确定止血措施,合理使用缩宫素、按摩子宫促进恢复、填塞纱布压迫止血、缝扎血管。积极纠正产妇休克状态,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术后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 子宫收缩乏力造成产后出血病例20例,软产道裂伤造成产后出血4例,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3例,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后出血1例。25例采取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措施后,出血停止;2例采取填塞纱布压迫,术后第二天出血停止;1例采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停止;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 护理人员在产后出血的救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护理知识,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本研究中所采取的护理对策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产后出血护理原因分析失血性休克

    综合护理对缓解自然流产患者情绪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公莉莉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自然流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以及临床实施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自然流产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择的目标人群,依据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最终将其中8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实施分组,先入院4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医院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后入院44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上增加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对比则显示观察组更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自然流产患者,在其日常护理工作中增加应用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帮助患者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综合护理自然流产患者情绪干预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孙宁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分析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被明确诊断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应用常规护理举措的参照组,以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对比实施不同护理方案以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成效。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的结果研究组患者优势更明显,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脑出血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护理成效,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帮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护理效果

    研究选择循证护理对于肾病综合征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张宁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选择循证护理对于肾病综合征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100例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循证护理方式(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生存质量主要包括精力、情绪、自理能力、家庭角色、语言及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肾病综合征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曲晓双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患者放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多;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8%,较对照组81。3% 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放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肺癌放疗

    细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溶栓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于莉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溶栓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血栓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溶栓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溶栓治疗成功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有效提升脑血栓患者的溶栓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进程得到促进。

    细节护理脑血栓溶栓治疗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于秀丽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结论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作为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列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37例;两组均施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护理2周后,评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较为突出,能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影响

    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研究

    孙媛媛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2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这2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及精心的护理,对照组给予普通透析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磷、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瘦素、磷、β2-微球蛋白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瘦素、磷、β2-微球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10例患者中共进行血液透析740次,出现全身瘙痒、关节疼痛、骨痛、肾性营养不良59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798次,出现不良反应101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高通量透析及精心的护理有助于降低血清中瘦素、磷、β2-微球蛋白的水平,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器护理不良反应尿素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