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效果分析

    刁培胜
    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市急救中心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66例心脏停搏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喉罩组(33例)与气管插管组(33例),喉罩组给予喉罩置管抢救,气管插管组给予气管插管抢救,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喉罩组置管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停搏患者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喉罩置管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院前急救喉罩气管插管心脏停搏

    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分析

    马佐龙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建昌县人民医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麻醉的方法采取的是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组则用瑞芬太尼替代舒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躁动、恶心呕吐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苏醒的时间、苏醒后拔管时间、患者产生痛感时间、使用丙泊酚量。结果 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恶心呕吐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反映生命体征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的时间、苏醒后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患者产生痛感时间晚于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其应用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并维持生命平稳,缩短麻醉后的恢复时间和加速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疼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临床疗效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

    范江月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患者50例,以随机方式分A、B两组,各25例,A组单用丙泊酚实施麻醉,B组则给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药后,B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麻醉效果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各项结果对比均差异明显。结论 对于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瑞芬太尼丙泊酚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效果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齐放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 将目前我院收治的存在消化性溃疡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对照组;其中每组各位40例。让试验组服用埃索美拉唑药物,让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药物,以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比较二者的治疗结果,并且比较二者的成本-效果比。结果 试验组经治疗后,溃疡愈合率比对照组高,基础酸排出量比对照组高,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表现较低,以上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且成本-效果比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药物经济学分析,雷贝拉唑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根治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药物经济学分析

    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措施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杨培培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临床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措施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归类为显微外科手术组(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方案治疗;介入措施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发现显微外科手术组临床疗效对比介入措施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②经过治疗后发现显微外科手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介入措施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显微外科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有明显疗效,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更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显微外科夹闭手术血管内介入颅内动脉瘤

    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佟勃杉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例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鞘内注射,联合生理盐水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疗程为28天。结果 在临床疗效对比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脊液S100B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安全性也能够得以保证,对于S100蛋白表达降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置换

    成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常压性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董韬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成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常压性脑积水的治疗分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录的总计42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常压性脑积水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24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18例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脑室腹腔分流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腰大池腹腔分流组患者的并发症要高(16。67%VS 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性较大(95。83%VS 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能较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较容易出现并发症。

    去骨瓣减压术常压性脑积水治疗分析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评析

    韩鹏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则给予抗生素阿奇霉素联合祛痰剂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疗效;不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免疫力、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力、肺功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免疫力、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生素阿奇霉素联合祛痰剂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力,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支原体肺炎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

    探究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有效性

    韩建阳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实验主要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检查中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胃肠镜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血清胆红素和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吕波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和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47例,经眼科检查分为无DR组(N组),非增殖期DR组(A组)及增殖期DR组(B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胆红素、胱抑素C水平的差异。结果 合并DR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不合并DR组(P<0。05);增殖期DR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非增殖期DR患者(P<0。05);合并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不合并DR患者,且增殖期DR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非增殖期DR患者(P<0。05)。结论 胆红素水平、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血清胆红素胱抑素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