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李倩
    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苓散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五苓散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研究

    王丹
    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2012年~2018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分组,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组采取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综合治疗组则采取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综合治疗组疗效较高,P<0。05;综合治疗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更好,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面部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 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好。

    针灸揿针贴压耳穴蜡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价值

    探究安洛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效果

    吕呈
    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就临床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运用安络化纤丸治疗的效果进行实际探讨。方法 选择样本的时间区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研究样本为我院接诊的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样本数量为186例,以随机平均作为患者的分组依据。被纳入研究组的93例患者采取常规保肝药与安络化纤丸治疗,被纳入对照组的93例患者采取常规保肝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纤维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合理服用安络化纤丸药物,可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安络化纤丸肝纤维指标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金林
    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7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骨性关节炎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杜树辉
    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期针刺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 观察组在肌力恢复时间、运动功能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针刺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康复。

    分期针刺中风偏瘫肌力

    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疗效观察

    胡玲玲
    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分到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胃痛穴位贴在太冲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神阙穴等穴位进行敷贴,每帖贴6 h,每日2次,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8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48/60),两组比较,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确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胃痛肝气犯胃型柴胡疏肝散穴位敷贴

    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任姣姣
    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IB)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住院的10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鳖甲煎丸与恩替卡韦联合)与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两组均为50例,且疗程均为24周。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HBVDNA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均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具有较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恢复肝功能、提高HBVDNA阴转率,且疗效持久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恩替卡韦

    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分析

    谢筱多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的68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药浴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1%炉甘石洗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其中无效2例,有效9例,显效14例,治愈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26/34),其中无效8例,有效11例,显效10例,治愈5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采用中药药浴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皮肤瘙痒维持性血液透析炉甘石洗剂中药药浴

    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和针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志海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和针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2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治疗的对照组(n=100),与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和针灸治疗的观察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患者之间的尿蛋白、水肿与血清白蛋白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自身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水肿缓解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治疗90例、有效治疗8例,无效治疗2例,总有效率是98。0%,对照组显效治疗85例、有效治疗7例,无效治疗8例,总有效率是92。0%,二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肾固元汤联合激素和针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理想,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益肾固元汤激素针灸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

    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探究

    张兆羽王佳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拟定此研究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以常规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为对照,分析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P<0。05。结论 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针刺激痛点康复训练缺血性中风肩手综合征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