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然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奥曲肽+普萘洛尔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后,对照组(26例):选择奥曲肽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选择奥曲肽+普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输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5。38%)对比,观察组(91。67%)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奥曲肽+普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用药效果提升,输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康复。

    奥曲肽普萘洛尔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SET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

    刘学君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SET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为2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SET悬吊训练疗法治疗,而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康复疗法治疗,对两组各级别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验证,最终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对Berg平衡能力评分和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表现更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SET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早期躯干控制能力的提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SET悬吊训练疗法脑卒中早期躯干控制能力

    CT能谱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及鉴别诊断价值

    张野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临床研究CT能谱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1例(94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归为良性结节组(A组):41例患者;恶性结节组(B组):40例患者。采用CT能谱成像检验良性和恶性在临床上的区别以及CT能谱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意义。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在CT下的特征比较:恶性结节组患者在边界、边缘、钙化、包膜、结节数目与良性结节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碘浓度比较:恶性结节组在平扫期、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碘浓度显著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③两组患者CT能谱成像曲线斜率比较:恶性结节组的曲线斜率均为负值,在平扫期、静脉期以及动脉期的斜率显著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 CT成像可以计算和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征,碘含量和斜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鉴别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CT能谱成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免费健康体检参检率的分析

    庄华平张永芳张颖王迪...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免费健康体检的参检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特扶对象参检率提供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018年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体检中心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免费体检资料,对其参检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浦东新区计生特服对象的参检率2017年为62。52%,2018年为67。87%,参检率未达到全覆盖,男性参检率为74。70%,高于女性55。52%,周康地区参检率为69。97%,高于航新地区59。86%,心理因素、距离、行动不便为特扶对象未参加体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疗机构应与特扶对象单位、居住地居委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了解特扶对象存在困难,开展有效帮扶,提高特扶对象的参检率,为特扶对象提供更多社会关怀。

    体检计生特扶对象参检率回顾性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疗效

    李丹
    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74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7例,分别对两组换而选择综合疗法和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不同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70。27%(26/37),P<0。05;对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视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选择综合疗法对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对改善患儿的视力情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综合疗法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疗效分析

    早期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探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宓宓刘晓林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早期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肝素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早期脑梗死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57。50%,数据差异较大(P<0。05)。比较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大(P>0。05),治疗10 d时、20d时,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疾病,疗效突出,可显著促进恢复神经功能,值的推广。

    尿激酶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米格列醇与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解英楠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格列醇与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伏格列波糖治疗,观察组予以米格列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到达标水平平均天数;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胃肠不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到达标水平平均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不良作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格列醇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值得推广应用。

    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2型糖尿病疗效安全性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喜凤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参与观察的112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片与吡拉西坦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吡拉西坦尼莫地平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进展性研究

    王国庆荣阳荣根满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98例),对照组(n=98例)。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30毫克/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克/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14、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14 d行hs-CRP检查,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超敏-C反应蛋白疗效分析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探讨

    葛倩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 根据欣母沛使用时间不同将我院120例存在高危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74例)两组,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对照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宫按摩,并在出血量>300 mL时宫体注射250 μg欣母沛,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直接宫体注射250 μg欣母沛,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观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及产后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欣母沛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 对存在高危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产后立即使用欣母沛可较大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机体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欣母沛产后出血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