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体护理联合人文关怀理念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思维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联合人文关怀理念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期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给予整体护理联合人文关怀理念干预与常规护理,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满意率比较中,实验组(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3。2±4。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中开展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干预,患者的生存质量会得到较好的改善,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升,改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应用

    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岩
    23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乳腺癌患者临床中采用系统护理后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选取140例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临床中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70例)和系统护理(实验组70例),观察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围手术期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围手术期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系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系统护理乳腺癌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常规护理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桂香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8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细节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方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细节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医无痛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隋兴茹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无痛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无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82% (36/44),两组比较,P<0。05。结论 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施以中医无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疼痛护理混合痔术后疼痛中医无痛护理

    晚期肝硬化的护理体会

    张宁
    237-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手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接诊于本院的130例晚期肝硬化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本研究的角度看,在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下,130例患者中共有98例(75。38%)病情出现好转而出院,自动出院的患者有18例(13。85%),剩余14例(10。77%)病情出现恶化或者死亡,效果卓越。结论 选择科学、合理、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晚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干预可改善其预后效果,患者的好转率及出院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其病死率,改善了其生活质量,由此可见,一系列强化护理的措施应用于晚期肝硬化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晚期肝硬化护理心得体会

    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瑢刘晓燕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应用在直肠癌根治术当中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占6。52%,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11例,占23。91%,P<0。05;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手术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直肠癌患者选择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值得推广。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莉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出院后护理,总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患者,延续组利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出院后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出院后随访,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组生活质量评分(86。91±8。61)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56。04±4。09)分,两组护理前血糖情况未见显著差异,护理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受到用药、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等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与生活质量,利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延续性护理干预电话随访生活质量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赵颖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对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后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整体情况逐渐变好,保障了患者手术后的预期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值得使用。

    心理护理干预垂体瘤切除术焦虑抑郁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分析

    赵悦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手术中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室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手术室收治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94例,采用奇偶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9。15%,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在手术室相关指标评分上,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分数(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手术室器械准备和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可以改善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兰君
    24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康复护理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时间、康复知识的知晓评分、康复锻炼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FMA评分、BI指数、MMSE评分;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组脑梗死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住院的时间、康复知识的知晓评分、康复锻炼配合度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FMA评分、BI指数、MMSE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早期康复护理组FMA评分、BI指数、MMSE评分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认知和康复锻炼依从性,减少投诉率,改善认知功能和活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