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籽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

    袁晓玲
    27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籽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籽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PSQI量表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中施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伴失眠耳穴压籽中医情志护理

    循证医学对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张敏秋
    27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对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观察组患者施以循证医学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11。36%(5/4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护理文件管理、人文关怀、护理监控、消毒隔离、护理人员培训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护理安全、环境管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循证医学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护理质量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循证医学

    糖尿病足的护理

    张燕刘珂欣徐杨
    27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糖尿病足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竭力降低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以此来保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我们通过收集总结近些年来糖尿病足患者的病例,对他们的护理工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监控血糖变化,饮食方面的调控以及在患者足部皮肤护理及抗感染方面,再加之于心理上的引导抚慰,做了相关的健康调教,结果表明,除极少患者因病情较重需截肢手术治疗,其他糖尿病足患者均能治愈,因此,我们通过这一治疗方法,得出应当将药物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治疗糖尿病足的时间,尽最大可能减少了截肢的威胁,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在生活方面更加乐观积极。

    糖尿病足糖尿病护理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陆秀丽
    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性提高,人们对于医护技术要求也在随之提升。我国的医疗护理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其属于医院的重点医护科室。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医护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妇产科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

    董丽芳
    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大连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21例车祸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伤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结果 经院前急救护理,抢救有效103例,死亡18例,有效率为85。12%。结论 车祸伤较常见,症状多为失血过多、休克等,抢救难度大,很容易发生死亡、致残等情况,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保证抢救工作的有效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车祸伤院前急救心肺复苏静脉通道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杨丽
    27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针对性护理对于小儿肺炎进行护理的效果,以便对临床小儿肺炎护理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选择采用的方法为分组对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本研究选择其中的88例患儿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同样为44例。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指导,而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于两组患儿护理结束以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 评价两组患儿在护理结束以后的相关临床状况,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儿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小儿肺炎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为患儿选择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够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护理干预效果

    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吕秋波孟凡菲汪洋洋罗紫嘉...
    27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晚期肺癌病患8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对病患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病患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8。57%(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病患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舒适护理晚期肺癌应用效果

    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

    刘伟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先兆表现及急救护理。方法 选择本院内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大咯血先兆,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85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预后抢救无效病死者占比1。18% (1/85),抢救成功者占比98。82%(84/85),并发窒息者占比2。35%(2/85),失血性休克3。53%(3/85)。结论 加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观察,的临床细致观察,发现诱发因素和咯血先兆,结合患者体征、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验等多项检查结果,可及时发现诱发患者大咯血的先兆,为高效、准确实施救护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确保预后效果。

    肺结核大咯血先兆表现急救护理

    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刘敏
    280-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ICU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2例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开展集束化护理,对照组124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5。07%)显著低于对照组(11。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8。64,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时间[(9。13±3。19)d]长于对照组[(5。02±2。57)d],两组比较差异明显(t=3。27,P<0。05)。结论 针对ICU患者,通过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压疮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ICU压疮

    康复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

    袁佳魁
    28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通过康复护理路径进行应用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选择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并对本文的所有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采用康复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均不同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和心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治疗65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82。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1。43%,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以后对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左室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围硬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对改善相关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路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