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曹万新

月刊

1003-7969

zyzz@chinajournal.net.cn

029-88617441、88621360 88626849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号

中国油脂/Journal China Oils and Fa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油脂储炼厂,植物蛋白厂,粮油加工厂,油脂化工厂,国家粮油储备库,粮油收购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饲料加工厂,棉麻加工厂,化工厂,化肥厂,肌醇厂,生物化工厂,油机械厂,通用机械设备厂等。是粮油食品类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效果最好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芝麻生产现状与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秦灵灵苗红梅张战有段迎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其在国际油料产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国既是芝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综述了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现状、主产国及其芝麻种植区域分布,栽培品种现状,分析了世界芝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趋势。芝麻市场刚性需求、政策支持和生产技术进步及农业"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芝麻产业发展并提升其在国际芝麻贸易中的地位。

    芝麻生产现状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谭云吴红黎继烈申爱荣...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工艺条件,并运用GC-MS分析缬草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丁烷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0。47 MPa、萃取温度47℃、液料比11∶1、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缬草精油得率达到(3。383±0。004)%;亚临界丁烷萃取的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5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相对含量为29。63%,关键药理成分缬草醛和缬草素相对含量分别为2。28%和0。25%。综上,亚临界丁烷萃取缬草精油得率高,缬草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缬草醛和缬草素,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缬草精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均匀设计缬草醛

    3种脱色剂应用于大豆油脱色的效果

    王宏平孙日飞何立军马莉...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大豆碱炼油和3种常用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为原料,考察了 3种脱色剂对大豆油的脱色、脱皂和脱磷脂能力。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添加量超过2%后,脱色率上升速率变慢;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脱色率分别为92。1%、86。9%、90。7%;大豆碱炼油在426、450、479、665 nm波长处有吸收峰,可通过油样在上述4个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来考察脱色剂的脱色能力;脱色剂添加量为1%时,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中性膨润土对叶绿素的脱除率分别为87。1%、67。7%、54。8%,脱皂率分别为 84。5%、83。8%、78。9%,脱磷脂率分别为 82。6%、83。5%、90。8%,脱色剂添加量为3%时,3种脱色剂的脱皂率和脱磷脂率均为100%。综上,活性白土的脱色效果最佳,可以通过减少碱炼油中的皂含量和磷脂含量来提升脱色剂对色素的吸附作用。

    脱色剂大豆油脱色率色素脱皂脱磷脂

    山桐子鲜果中油脂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晨孙晓娜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桐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0∶3、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h、pH 3。0,在此条件下的提油率可达88。3%;山桐子油中维生素E、总甾醇、总多酚和角鲨烯含量分别为367。2、3 100、148。7 mg/kg和258。7 mg/kg,且其气味、滋味、色泽、酸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8-2018《山桐子油》成品油要求。采用优化的工艺提取山桐子油高效可靠,且所得产品品质较好。

    山桐子油山桐子鲜果工艺优化品质分析

    基于HS-GC-IMS分析陇南主栽品种初榨橄榄油的风味特征成分

    白万明王菊花马赛买白小勇...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我国甘肃陇南产区初榨橄榄油(VOO)的快速鉴别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风味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HS-GC-IMS技术对甘肃陇南主栽品种莱星(LX)、佛奥(FO)、科拉蒂(KLD)、皮削利(PXL)、鄂植8号(EZ8)以及LX与KLD的混合品种(HH)6种VOO中的风味特征成分进行定性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种VOO中共检测出39种风味特征物质,定性出22种,其中醛类(9种)、酮类(5种)化合物为主要的风味特征成分,此外还包括酯类(3种)、醇类(3种)、萜烯类(1种)和呋喃类(1种)等物质;6种VOO中含有的风味特征物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LX、KLD和HH中的风味特征物质较为相似,其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E)-2-戊烯醛、辛醛和2-正戊基呋喃含量较高,FO中的正戊醇、正己醛和3-戊酮含量较高,PXL中的(Z)-3-己烯乙酸酯、α-松油烯、2-己酮的含量较高,EZ8中的乙酸乙酯含量最高,HH中的2-丁酮、丙酮、(E)-2-庚烯醛的含量较高。综上,采用HS-GC-IMS可以有效检测VOO中的风味特征物质,定性出的风味特征物质可作为区分6种VOO的依据之一。

    初榨橄榄油风味特征成分HS-GC-IMS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橄榄油市场行情及其与其他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微量营养成分比较

    孙玉萍杨亚黄国栋刘启东...
    27-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橄榄油,对2010-2021年世界橄榄油的产量和消费量以及2015-2019年中国橄榄油的进口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测定不同品牌和不同等级市售橄榄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混合橄榄油和混合油橄榄果渣油)与9种其他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微量营养成分,并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显示:世界橄榄油的产量和消费量常年维持在300万t左右,其中欧盟占比最大,分别为58。71%~76。68%和48。73%~62。15%;2015-2019年中国橄榄油产量仅在0。5万~0。7万t,而消费量和进口量分别达到了 3。9万~5。75万t和3。86万~5。37万t;不同品牌和不同等级市售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整体差异不大,但微量营养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特级初榨橄榄油的角鲨烯、多酚含量明显高于混合橄榄油和混合油橄榄果渣油,而混合油橄榄果渣油的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最高;与一级菜籽油、一级玉米油、一级葵花籽油、一级大豆油和亚麻籽油等其他植物油比较,特级初榨橄榄油的油酸、角鲨烯和多酚含量最高,而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偏低。

    橄榄油市场行情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

    酚类抗氧化剂的主要转化产物——醌的研究进展

    于亚星鲁海龙孙尚德毕艳兰...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酚类抗氧化剂在抗氧化过程中的主要转化产物为醌类物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醌类物质的特点,从化学结构、检测方法、抗氧化作用等方面总结常用抗氧化剂生育酚、鼠尾草酚、迷迭香酚、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主要转化产物生育醌、鼠尾草醌、迷迭香醌、表儿茶素类醌及叔丁基对苯醌(TBBQ)的研究进展,另外,对一些醌类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归纳。上述几种酚类抗氧化剂的转化产物醌类物质,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它们中大部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有些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促氧化效果。目前,关于醌类细胞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BBQ和生育醌。今后应加强醌类物质抗氧化作用、细胞毒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科学认识抗氧化剂和开发新型抗氧化剂奠定基础。

    抗氧化生育醌鼠尾草醌迷迭香醌表儿茶素类醌叔丁基对苯醌细胞毒性

    神经酸来源及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婕施嘉仪高盈玺张文静...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酸是一种能够疏通、修复受损神经纤维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预防及治疗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旨在为高纯度神经酸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综述了神经酸的功效和来源,详细阐述了植物来源神经酸的分离方法,包括其原理和特点。不同分离方法的耦合可克服单一分离方法的某些缺点,且一定程度上解决对神经酸纯度、产量双重提高的难题,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神经酸植物来源分离方法

    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对抗阻训练后下肢肌肉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颉静杨思梦吴迎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对大强度抗阻训练后人体下肢肌肉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选取26名男子体能训练专项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安慰剂(PL)组和南极磷虾油(AKO)组,各组分别在抗阻运动前7 d每天服用6 g大豆油或AKO,并在抗阻运动后持续每天服用至实验结束。抗阻运动方案为受试者先采用70%1次重复最大力量(1RM)的质量完成8次×10组的负重深蹲,之后再以自身体质量完成20次×5组的深蹲跳,组间间歇3 min。受试者分别在抗阻运动前和运动后24、48、72 h完成等速肌力、垂直纵跳和20 m冲刺测试。结果表明:下肢力量耐力方面,两组受试者膝关节屈伸肌在240(°)/s等速测试下的总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最大力量方面,与PL组相比,AKO组右膝关节屈伸肌在运动后72 h于60(°)/s等速测试下的最大功显著升高(p<0。05),左膝关节伸肌在运动后48 h显著升高(p<0。05),左膝关节屈肌在运动后48 h和72 h显著升高(p<0。05);下肢爆发力方面,两组受试者垂直纵跳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速度能力方面,两组受试者20 m冲刺所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可以促进大强度抗阻训练后下肢肌肉最大力量的恢复,对其他运动能力的恢复无显著影响。

    南极磷虾油抗阻运动下肢力量运动能力骨骼肌

    共轭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鲍雅婷赵瑶瑶郑洲缪锦来...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共轭亚麻酸(CLNA)在功能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综述了 CLNA的生理功能和制备方法。CLNA具有抗癌、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预防和治疗许多常见疾病中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特别是糖尿病、肥胖症以及乳腺癌、结肠癌等常见癌症。物理提取法制备CLNA时提取率较低,不适用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化学合成法制备CLNA因需要底物和催化剂,后续纯化步骤烦琐,生物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可得到较高含量的CLNA,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共轭亚麻酸生理功能制备方法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