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脂
中国油脂

曹万新

月刊

1003-7969

zyzz@chinajournal.net.cn

029-88617441、88621360 88626849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18号

中国油脂/Journal China Oils and Fat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油脂储炼厂,植物蛋白厂,粮油加工厂,油脂化工厂,国家粮油储备库,粮油收购站,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饲料加工厂,棉麻加工厂,化工厂,化肥厂,肌醇厂,生物化工厂,油机械厂,通用机械设备厂等。是粮油食品类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广告效果最好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淀粉吸附剂脱除浓香花生油中塑化剂DEHP的研究

    黄会娜王林林周帅张余权...
    82-8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浓香花生油的品质提升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以4种市售淀粉(普通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醋酸酯淀粉)为吸附剂,浓香花生油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脱除率为衡量指标,研究了淀粉吸附剂种类、添加量、添加位置、添加方式及浓香花生油添加量对浓香花生油中DEHP的脱除效果,并考察了淀粉吸附剂对浓香花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市售淀粉吸附剂对DEHP的脱除能力大小依次为醋酸酯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普通淀粉;采用在烘炒前添加醋酸酯淀粉吸附剂至花生仁中的吸附脱除方法,在浓香花生油添加量1%、醋酸酯淀粉添加量2%的条件下,DEHP的脱除率为35.4%;在烘炒前添加醋酸酯淀粉吸附剂DEHP的脱除效果好于烘炒后添加的,且直接将醋酸酯淀粉吸附剂添加于浓香花生油中无明显DEHP脱除效果;醋酸酯淀粉对浓香花生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透明度及风味无明显影响.综上,在花生仁烘炒前添加醋酸酯淀粉吸附剂,可以减少浓香花生油中DEHP含量,从而保证浓香花生油的产品品质.

    浓香花生油塑化剂DEHP淀粉吸附剂脱除率

    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业碳排放测算与减排分析——以某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为例

    韩建军郭妍妍郭志涛杨雅冰...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服务于碳减排国家战略,以某典型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明确碳排放计算边界,梳理能耗指标变化,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确定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推算2015-2022年我国大豆油脂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提出碳减排措施.结果表明:2020年前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11 t/t(以大豆计),2020年后经工艺改进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097 t/t(以大豆计);大豆油脂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为1 095万t;如加工能耗稳定下降,虽然2030年大豆消费量达到最大值(1.26亿t),大豆油脂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2017年达峰;蒸汽消耗和电耗是影响油脂加工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推动碳减排目标实现,大豆油脂加工业碳减排路径主要是通过持续管理和工艺改进,降低蒸汽用量和电耗.

    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减排大豆油脂加工

    环氧棉籽油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下游产品研究

    夏热帕提·吐孙阿地力·吾布力熊燕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环氧棉籽油的制备及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分别采用无机强酸催化法和有机酸自催化法对棉籽油进行环氧化,考察了不同酸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乳化剂对环氧化工艺的影响.以环氧棉籽油为原料,采用开环一锅法制备羟基化棉籽油,并将其与己二酸发生酯化反应合成棉籽油聚酯,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表明:无机酸中浓硫酸对棉籽油环氧化的催化效果最佳,其次是磷酸,有机酸中甲酸效果最优;乳化剂增加了油-水体系的均匀混合,可适当提高产品的环氧值,但需增加破乳工段;棉籽油聚酯中存在酯基,但仍有未酯化的羟基.综上,量化生产环氧棉籽油可优先考虑甲酸为催化剂,通过环氧棉籽油制备羟基化棉籽油,再与多元酸反应可制备棉籽油聚酯,但存在未酯化的羟基.

    棉籽油环氧化催化剂乳化剂棉籽油聚酯

    我国废弃油脂回收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分析

    敬加强丁庆薇罗双子依吴承轩...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和促进废弃油脂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与全面分析,结合专家咨询与实地考察,系统分析我国废弃油脂回收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产业化竞争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产业化建议.我国对废弃油脂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非常活跃,已形成产业化.我国废弃油脂回收利用产业化具有市场规模大、能源转型与环保需求高、国家政策支持等竞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废弃油脂集运、处理技术及管理水平低,加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不足,产品质量与利用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从建立企业认证规范,统筹废弃油脂回收监督,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激发公众主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综上,我国废弃油脂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较大挑战,亟待政府、高校、企业及公众共同努力推动废弃油脂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废弃油脂回收利用发展现状竞争优势产业化建议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芝麻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刘海礁邱雅洁周萌张辉...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芝麻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支撑,利用CiteSpace及Excel软件,基于2012-2022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期刊,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芝麻研究相关文献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以及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芝麻研究的论文发文量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主要出自中国、印度、伊朗和美国等国家,中国在发文量和影响力方面有绝对优势;全球有342家机构发表芝麻研究相关论文,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阿扎德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发文量最高;全球发文量前10名的作者中9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CNKI数据库中,芝麻相关文献数量整体趋于下降;有298家机构在芝麻研究领域发表了研究论文,主要发文机构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芝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芝麻提取物、芝麻生长、芝麻遗传多样性、抗氧化性、芝麻副产品功能特性、芝麻食品研究和芝麻加工研究等方面.抗氧化方向的研究为近几年的突现热点,有望成为未来芝麻领域的研究热点.

    芝麻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基于CiteSpace的亚麻籽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吴发亮裴雅楠范志国王琴声...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亚麻籽的开发和利用,基于2013-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源,采用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亚麻籽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主要发文国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基于此归纳出亚麻籽的研究热点,并提出研究趋势.结果表明:2013-2023年,亚麻籽领域的年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国、印度和加拿大等国家发表论文数量最多;埃及知识库、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是主要的研究机构;邓乾春是该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其次是Boaventura和Reaney;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亚麻籽油、脂肪酸、亚麻籽油的质量和性能等方面.近年来,亚麻籽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功能性食品、药物、生物材料等开发成为新的热点.未来几年可以从亚麻籽在医药与保健品、化工和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亚麻籽的安全性研究,亚麻籽产品质量稳定方面的研究,亚麻籽种质资源和种植的研究等进行深入探索.

    亚麻籽功能性食品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

    张静贾佳董帅豪陈小威...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低成本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以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棕榈硬脂为原料油,采用国内外9种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制备人造奶油基料油,以固体脂肪含量(SFC)和滑动熔点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脂肪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其酶促酯交换的反应条件,并对比酶促酯交换反应前后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甘三酯(TAG)组成以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且催化活性高;酶促酯交换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7%、反应时间28 min、反应温度48℃;在最优条件下进行10倍放大实验,其5、25 ℃时的SFC分别为22.35%、11.67%;与酯交换前相比,酯交换产物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TAG由U3和S3型向S2U和SU2型转化,酯交换率为76.40%,中间熔点的TAG含量增加,高熔点和低熔点TAG含量降低,熔化所需热量减少,利口爽滑感更强.因此,国产毕赤酵母菌脂肪酶价格低廉,适宜作为酶促酯交换制备零反式、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的催化剂.

    国产脂肪酶低饱和人造奶油基料油酶促酯交换高油酸葵花籽油

    辛酸结构大豆磷脂酶法改性工艺优化

    张安琪吕和霖黄晔刘睿杰...
    127-13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天然磷脂的理化性质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以辛酸和大豆磷脂为底物,采用酶法对大豆磷脂进行改性.筛选了改性大豆磷脂的脂肪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酶用量、底物质量比对辛酸结构大豆磷脂改性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大豆磷脂的酶法改性工艺条件,并考察了脂肪酶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Novozym 435脂肪酶的催化效果优于Lipozyme RM IM和Lipozyme TL IM;大豆磷脂酶法改性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55 ℃、Novozym 435用量25%、底物质量比(辛酸与大豆磷脂质量比)7:1、反应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辛酸结合率可达(78.79±0.81)%;Novozym 435经过4次重复利用后,辛酸结合率仍能达到(63.67±1.50)%.综上,Novozym 435可作为催化磷脂改性的优选脂肪酶.

    大豆磷脂脂肪酶脂肪酸酶法改性结构磷脂

    油脂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亚靖陈复生王颖颖刘晨...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油脂体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油脂体的结构与组成及提取方法,并介绍了油脂体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油脂体以三酰甘油酯为核心,外层由磷脂-蛋白质膜覆盖,其主要由中性脂质、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次要生物活性成分.油脂体的提取方法有水剂法、双螺杆压榨法和水酶法,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油脂体的特定结构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使其作为天然预乳化水包油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乳化性能,在制备仿乳制品、可食用膜、乳液-凝胶以及作为脂肪替代品和生物活性物质运输载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充分探索基于油脂体应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对其生物可利用性、生物利用度和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其在食品工业的发展.

    油脂体结构组成提取应用

    柠檬果胶凝胶脂肪替代物对曲奇加工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何雨婕张巧李贤雷激...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为生产一款低脂曲奇提供依据,针对传统曲奇脂肪含量高的问题,以柠檬果胶及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制备的凝胶为原料制备脂肪替代物,考察其部分取代(0%~30%)黄油后对曲奇加工性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与不添加脂肪替代物黄油的熔化区间均在40 ℃以内,提示脂肪替代物的取代不会改变黄油的入口即化感;添加脂肪替代物后曲奇面团失重率降低,热稳定性提高,糊化温度升高但不会影响面团的糊化,结合曲奇面团流变性指标确定最佳的脂肪取代率为25%,以此制备减脂曲奇;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减脂曲奇的截面气孔有所减小,脂肪取代前后曲奇的质构及感官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脂肪替代使曲奇脂肪含量和热量分别降低了21.06%和7.62%.综上,柠檬果胶凝胶适量取代黄油后不会影响曲奇的加工性能和品质,并且可有效降低其脂肪含量和总能量,具有在曲奇等高脂烘焙食品制备中的脂肪替代潜力.

    柠檬果胶果胶凝胶脂肪替代物黄油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