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郝希山

半月刊

1000-8179

cjco@cjco.cn,cjcotj@sina.com

022-2352705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欢迎登陆本刊网站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 《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极低与低危险度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及预后分析

    刘莎莎孙琳李佳鑫赵帅...
    54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极低、低危险度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患者的预后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1年 1月至 2020年 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手术或内镜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 433例极低、低危GIST,进行病理和预后分析.结果:与低危GIST相比,极低危GIST中胃部GIST、Ki-67指数≤3%、核分裂象 0~1个/5 mm2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而小肠GIST所占比例较低(均P<0.05).118例进行了基因检测,极低危GIST与低危GIST的突变类型及KIT突变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对无其他伴发疾病的 87例极低危和 210例低危GIST病例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 86(27~158)个月.全部极低危GIST患者均未发现进展;3例低危GIST发现复发/转移,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 27~84个月.此 3例原发肿瘤的核分裂象均为 4个/5 mm2,接近低与中危险度GIST核分裂象的临界值,均检测到KIT exon11突变;首次进展后经伊马替尼治疗,在随访结束时均生存,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16~155个月.结论:在低危险度GIST患者中,极少数核分裂象偏高的患者存在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但复发/转移后通过靶向治疗、手术等治疗手段,仍可维持长时间、高质量的生存.极低危GIST患者术后进展的可能性极小,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时间,以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胃肠间质瘤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预后监测

    致谢审稿专家

    546页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顿建新张艾王雅琴王瑶...
    547-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过程中发生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SP)相关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AAP的危险因素,探讨AAP后ASP再暴露情况及AAP对AL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5年 1月至 2020年 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初诊 252例AL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AAP临床特点.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AP的危险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52例ALL患儿中,23例AAP发生率为 9.1%.19例(82.6%)患儿AAP发生在诱导缓解期,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2 d.初诊时总胆固醇≥3.5 mmol/L是A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6例AAP患儿在AAP治愈后进行ASP再暴露,3例发生二次AAP.AAP组患儿 5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8.3±8.6)%,非AAP组患儿 5年OS为(9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止组患儿 5年OS为(77.8±9.8)%,未中止组患儿 5年OS为(90.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 12 d.AAP患儿较非AAP患儿5年OS低.ASP再暴露有发生二次AAP的风险,但完成化疗方案ASP有助于改善预后.

    门冬酰胺酶胰腺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欢迎关注2024年第5期《癌症生物学与医学》

    551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髓系肿瘤的临床分析

    郑雅龄郑梓煜吴明杨楚婷...
    552-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23年 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54例接受HSCT且年龄≥55岁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54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 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9例,中位年龄57.5(55.0~68.0)岁.53例成功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8~24)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5(9~75)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GVHD)累积发生率 23.3%,3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 24.6%.中位随访时间28.2个月,3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s,CIR)18.0%,3年非复发死亡率 28.3%.3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为 58.2%,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 56.5%.结论:HSCT是老年髓系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造血干细胞移植

    3D打印乳腺托架减少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初步探究

    徐博唐晓燕黄发生叶荣...
    557-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 3D打印乳腺托架与普通头枕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的摆位误差,回访患者臂丛神经受损情况,从而分析 3D打印乳腺托架是否能减少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chial plexopathy,RIBP).方法:分析 2022年 1月至 2022年 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 5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乳 3D乳腺托架与普通头枕,术后 3D乳腺托架和普通头枕共 4组.分别按照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 3个部位进行配准获取摆位误差数据,分析在升降方向(vrt)、头脚方向(lng)和左右方向(lat)3个方向的误差.同时选取 2022年 1月至 2022年 11月本院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上述 4组患者,回访其臂丛神经受损情况,并分类记录.结果:3D乳腺托架保乳患者在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的升降,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95±0.70)mm、(0.90±0.61)mm、(1.50±0.07)mm,(1.50±1.16)mm、(1.16±0.87)mm、(1.45±1.21)mm、(1.31±0.82)mm、(1.10±0.87)mm、(1.64±1.04)mm.普通保乳患者分别为(1.68±0.67)mm、(2.92±1.20)mm、(2.37±1.07)mm,(2.60±1.22)mm、(2.81±1.19)mm、(2.34±1.09)mm、(2.66±1.17)mm、(3.11±1.20)mm、(2.52±1.21)mm.两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访臂丛神经受损情况显示 3D乳腺托架组 0级占有率比普通头枕组高 24%,1级占有率比普通头枕低 22%,其他分级差异不大.结论:3D乳腺托架患者在 3个区域的摆位误差均小于普通头枕.回访结果显示3D乳腺托架患者臂丛神经受损情况也较普通头枕患者好.

    3D打印乳腺托架摆位误差臂丛神经放射性损伤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预测

    谭婧赵宏杨墨轩熊佳航...
    561-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使用临床数据构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评估其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 2020年 1月至 2024年 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且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 1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对影响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变量进行筛选,构建变量数据集.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采用 5折交叉验证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应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132例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获得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组与未获得MPR组的患者在性别(P=0.020)、吸烟史(P=0.00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0.038)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否≥1%(P=0.03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获得完全病理缓解(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pCR)组与未获pCR组患者在肿瘤大小是否≤3 cm(P=0.007)和CEA水平方面(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 5折交叉验证后,MPR预测模型在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2及0.71.结论:该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预测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

    肺癌新辅助治疗深度学习

    tRNA修饰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翟贝魏灯王萍
    567-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修饰程度最高的RNA,其修饰不仅高度动态,并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肿瘤发生常伴有tRNA修饰异常.研究发现tRNA修饰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极差.本文主要针对胶质瘤相关的几种tRNA修饰予以综述,描述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和机制,为探索tRNA异常修饰生成的衍生片段作为胶质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设计靶向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小分子抑制剂作为胶质瘤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胶质瘤tRNA修饰甲基化tRNA衍生片段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年会研究进展

    吕文杰吴萍
    572-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 5月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年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Breast Cance,ESMO BC)在德国柏林召开.本次年会展示了一系列针对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创新疗法和诊治策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和 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 and 6,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ET)在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尚未达到主要终点,而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仍有待进一步研究.CDK4/6抑制剂联合ET继续作为高危患者辅助治疗的标准.同时,阿贝西利在携带BRCA1/2突变的患者亚组中显示出初步的一致性获益.瑞波西利虽然不良反应可控,但仍需进行密切监测.新型CDK4选择性抑制剂、AKT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以及免疫治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项.本次年会所展现的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进步,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患者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就此次年会上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乳腺癌研究进展免疫治疗CDK4/6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的研究进展

    刘清华汪浩浩陈庆杰罗瑞英...
    580-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ismatch repair-deficient/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dMMR/MSI-H)胃癌是胃癌的一个特殊分子亚型,其因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和高突变负荷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高度敏感.ICIs治疗dMMR/MSI-H胃癌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的挑战.如何在这一特殊分子亚型的胃癌中选择合适的ICIs和克服耐药性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ICIs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dMMR/MSI-H胃癌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耐药性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