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

郝希山

半月刊

1000-8179

cjco@cjco.cn,cjcotj@sina.com

022-2352705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欢迎登陆本刊网站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 《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抑制SHP2和FGFR2调控RAS/ERK及PI3K/AKT通路治疗FGFR2融合胃癌

    张玥汪越魏禹焘禹立霞...
    703-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共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和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2(Src homology region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2,SHP2)在FGFR2融合胃癌中的应用前景与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过表达TACC2-FGFR2融合基因与对照慢病毒载体的人胃癌细胞系MKN45TACC2-FGFR2、MKN45NC、NUGC4TACC2-FGFR2、NUGC4NC,分别用FGFR2抑制剂AZD4547、SHP2抑制剂SHP099或联药进行处理,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不同处理方式作用于MKN45TACC2-FGFR2、MKN45NC1 h或 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GFR2、SHP2以及下游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变化.结果:在MKN45TACC2-FGFR2 与NUGC4TACC2-FGFR2 中联用AZD4547与SHP099可以比单药更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药物处理 1 h后,相较于AZD4547单药,联药在MKN45TACC2-FGFR2中进一步抑制了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药物处理 48 h与 1 h相比,AZD4547单药组中磷酸化FGFR与磷酸化SHP2出现了反馈性激活,且始终不能抑制RAS/ERK通路,但联药组可以持续地抑制上游的FGFR2、SHP2信号以及下游的RAS/ERK、PI3K/AKT通路.结论:共抑制FGFR2和SHP2可以通过下调RAS/ERK及PI3K/AKT通路有效抑制FGFR2融合胃癌,为FG-FR2融合突变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胃癌靶向治疗融合基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

    分化抑制因子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周静东解飞袁倩郭竑...
    710-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 2010年 1 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2/ID3/ID4表达及ID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分组分析ID家族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ID2及ID3表达在CML患者中均呈现显著上调(P<0.001,P<0.05),而ID4表达在CML患者中呈现显著下调(P<0.01).其中,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揭示ID2表达可作为CML鉴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UC=0.895,P<0.001).CML患者中ID4启动子高甲基化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ID4启动子甲基化与ID4表达呈现负相关(r=-0.424,P=0.002).通过分组分析发现ID2高表达较易发生于男性患者中(P=0.040);ID4低表达/高甲基化较易发生于加速/急变期患者(P=0.003,P<0.001).此外,CML加速/急变期患者ID4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患者(P<0.001),而ID4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D4高甲基化是CM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ID家族在CML患者中表达态势不同,其中ID2/ID3表达上调;而ID4表达下调,与ID4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ID4表达/甲基化与CML疾病进展相关,其中ID4甲基化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慢性髓系白血病分化抑制因子表达甲基化临床意义

    46例肺多形性癌PD-L1表达 免疫细胞浸润密度与预后的关系

    宝鲁日施琳
    71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多形性癌(pleomorphic carcinoma,PC)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及其预后差异,为肺PC患者的分层管理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16年 6月至 2022年 12月收治的 46例肺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对其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上皮标记物和组织学亚型(混合型和单纯型)等因素进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观察混合型和单纯型组PD-L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特点以及TIME类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9)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病理亚型(P=0.048)和中性粒细胞浸润(P=0.007)是影响患者OS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44)和中性粒细胞浸润(P=0.003)是影响患者生存的 2个独立因素.肿瘤细胞PD-L1表达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显示,混合型组CD4+T淋巴细胞浸润密度比单纯型组高(P=0.009),单纯型组PD-L1表达和CD163+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浸润密度比混合型组高(P=0.002),混合型组以Ⅱ型和Ⅲ型TIME为主,单纯型组以Ⅰ型和Ⅲ型TIME为主.结论:肺PC具有异质性的形态学和独特的TIME,肺PC应根据形态学和TIME进行分层管理才能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多形性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免疫微环境PD-L1

    临床-双参数MRI列线图诊断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的价值

    张虎陶凌松戴敏朱先锋...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及双参数MRI(biparametric MRI,bpMRI)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包膜外侵犯(extrapro-static extension,E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8月至 2024年 5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107例PCa患者资料,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分为EPE组(n=42)和器官局限组(n=65).比较临床风险指标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前列腺穿刺术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评分、MRI指标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及bpMRI组间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EPE的临床模型、联合模型并筛选出独立影响因子;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子、模型的诊断效能;DeLong检验比较模型AUC间的差异;绘制列线图,并进行性能评估.结果:两组间tPSA、PSAD、前列腺穿刺术ISUP评分、PI-RADS评分及bp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模型AUC为 0.821;联合模型及其独立影响因子PSAD(OR=25.992)、前列腺穿刺术ISUP评分(OR=1.676)、bpMRI(OR=10.729)AUC分别为 0.899、0.813、0.770、0.793,P<0.001.联合模型优于临床模型(Z=2.502,P=0.012);5折交叉验证平均AUC为 0.887,模型校准度高,阈值范围在5%~85%时有临床获益.结论:基于临床、bpMRI指标衍生的联合模型列线图诊断PCa EPE价值较高.

    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包膜外侵犯

    致谢审稿专家

    727页

    基于食管癌动脉期CT图像的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其T2 T3分期

    刘雪成吴树剑姚琪冯蕾...
    728-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食管癌增强动脉期CT图像的深度学习及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资料预测其T2、T3分期.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5年 5月至 2024年 4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 3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按照 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1例)和验证集(117例).提取食管癌增强CT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降维和筛选特征,并分别建立组学标签得分(Radscore)和深度学习标签得分(Deepscore).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深度学习和联合模型,并绘制联合模型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其差异,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校正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经降维后筛选出 9个影像组学特征和 12个深度学习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度、边界、Radscore及Deepscore为鉴别食管癌T2、T3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的AUC在训练集为 0.867,与临床模型(0.774,P<0.001)、影像组学模型(0.795,P<0.001)和深度学习模型(0.821,P=0.001)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验证集为 0.810,与临床模型(0.653,P=0.002)、影像组学模型(0.719,P=0.033)、深度学习模型(0.750,P=0.009)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决策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临床获益均最高,校正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均拟合良好(P=0.084、0.053).结论:基于食管癌增强动脉期的CT图像的深度学习和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特征能较准确地预测其术前的T2、T3分期,可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食管癌深度学习影像组学CT图像TNM分期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三维重建应用于肾脏肿瘤外科手术专家共识

    736页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介导的出血机制及临床管理

    宋丽霞康虹阳韩国将刘洁...
    737-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新型靶向药物,尤其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aemia,WM)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随着BTK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出血的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出血事件是由于BTK抑制剂的脱靶效应引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多条信号通路来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出血的发生.出血一旦发生将影响患者的治疗,严重会危机生命,应该加强出血的临床管理,本文就BTK抑制剂引起出血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管理进行综述.

    BTK抑制剂出血不良事件临床管理

    欢迎关注2024年第5期《癌症生物学与医学》

    741页

    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展

    彭秋风罗诗樵
    74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由于基因突变类型多样,GIST的临床病程特点和预后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虽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一系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给GIST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但多数患者仍会出现疾病进展或者转移的临床结局.对于晚期或转移性GIST,药物的选择以及手术在治疗中的适应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GIST发病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深入,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阿伐替尼以及作用于其他多通路靶点药物的出现使晚期/或转移性GIST的治疗模式更加精准化.本文就晚期或转移性GIST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晚期转移胃肠道间质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