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张家喜

双月刊

1008-7850

zzyz_cpm@126.com

010-64015653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自然医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是指用化学药物以对抗治疗为主要模式的西方医学相对面言的,它是充分运用自然界中有利因素、天然药物、自然物质和手段进行健身强体,增强抗病能力为主导的各种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技术和方法的总和,既有传统医学,也有现代医学,如针灸、推拿、刮痧、养生、气功、全息、拔罐、食疗、理疗、康复、运动、心理、音乐、和手、足、耳疗法,它以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中医科学、民族医学为基础,是各级医药卫生行政、预防、保健、康复、医务、药械人员极好的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谭守勇谭耀驹邝浩斌李艳...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提高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率,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影响.方法 选取26例初治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低蛋白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3例;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初治肺结核并血清蛋白正常者31例(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观察治疗前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结果 (1)低蛋白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与PPD皮试检查结果呈正相关(r=0.425,P=0.001);PPD皮试<10 mm的患者在低蛋白组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7,P<0.05).(2)低蛋白组患者的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计数异常者分别占80.8%,53.9%和69.2%.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288,P=0.030);低蛋白组治疗前除CD4+T淋巴细胞患者异常者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低蛋白组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者以老年患者居多(9/12,75.0%),与对照组(5/14,35.7%)相比其优势比为2.1;其次,PPD皮试<10 mm较多(12/20,60.0%),与对照组(1/6,16.7%)相比其优势比为3.6.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肺结核患者,当合并低蛋白血症时,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明显,治疗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其影响.

    低蛋白血症肺结核细胞免疫

    南平市2007-2009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吴春敏陈萍周颖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南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和高危食品种类.方法 在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控制体系下,2007-2009年采集4个监测点内的7大类市售食品共计208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H7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208份食品样品中,分离出目标菌38株.总检出率18.27%.其中生肉类、水产品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8.46%(15/39)和73.08%(19/26),其次为速冻米面,检出率20.00%(4/20).监测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各类食品中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3.33%和50.00%;O157:H7检出率为0.68%;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率为4.22%和1.79%.O157:H7经毒力检测存在产志贺毒素.结论 通过连续3年对南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主动监测,掌握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高危食品以及5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食品中的分布情况.

    食品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食品安全

    某医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刘宏刘斌焰李冰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对某校中医、药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一年级大专生153人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U检验进行两组问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查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6.41%,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总和(14.67)大于全国成人常模(12.96)及全国青年常模(13.49),但小于全国大学生常模(15.59).中医专业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群体,并提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

    心理健康大学生医学院校SCL-90

    Runx3和Survivin及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孙健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3、Survivin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Runx3、Sur-vivin和p27蛋白在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15例异型增生胃黏膜、4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Runx3、Survivin和p2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2%,70.2%和44.7%,与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unx3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Runx3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unx3与p27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Runx3和p27的低表达,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异常,三者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胃癌Runx3蛋白Survivin蛋白p27蛋白

    Caspase-3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林妙霞罗敏琪杨峰文卓夫...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从而评价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aspasc-3在66例大肠癌、23例腺瘤性息肉及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spase-3在大肠癌、大肠腺瘤性息肉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56.5%和70.0%,Caspase-3在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息肉组(P<0.05),而在大肠癌组与正常组之间、息肉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spase-3表达与患者性别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布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 腺瘤性息肉组织中Caspasc-3呈低表达现象,提示Caspase-3低表达在大肠癌发生早期可能起一定作用.

    Caspase-3大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饮食和运动知识及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卢立新高仙张世伟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饮食、运动知识和行为状况,探讨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使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西城区6所小学、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干预.用频数、百分率描述知识和行为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干预前后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学生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营养与疾病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存在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干预之后,知识知晓率提高,饮食行为有所改善,但运动相关行为在小学生中没有得到改善.学生愿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营养知识.结论 本研究所采取的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干预取得一定效果.今后应大力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注重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和运动行为,促进学生健康.

    青少年饮食行为运动行为综合干预

    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程晓莉肖永康汪方华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特点,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淮北、滁州、安庆三市随机抽取具有性病诊疗资格的医疗机构作为具体调查单位,以求诊性传播疾病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HIV感染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感染率为0.53%,处在较低水平.②性病门诊就诊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平均为67.5%,但对同桌吃饭和蚊虫叮咬等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只有12.78%和23.07%.③性病门诊就诊者安全套使用比例仍较低,最近3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占19.84%.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存在艾滋病流行的风险,在宣传和干预中应改进方法,注重效果,广泛开展自愿咨询检测,降低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行为

    福州市区1991-200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周衍肖景榕江惠娟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1-2005年福州市区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获取女性乳腺癌的病例资料,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性别、年龄构成推算各年份分性别、年龄组人口数,计算粗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各年龄组发病率,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用病例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 1991-2005年福州市区共有2812例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发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标化发病率从1991-1992年的18.44/10万上升至2003-2005年的32.64/10万,上升了77.01%,年变化百分率为5.369%(P=0.001).45~54岁、55~64岁和65~74岁3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显著,APC分别为4.873%、6.423%和9.512%(P<0.05).结论 福州市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加强乳腺癌防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结构.

    乳腺癌发病率时间趋势

    甘肃省2008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聚类分析

    李凤琴梁雪枫王旭霞高丽...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和分析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甘肃省2008年年鉴,并采用两步聚类方法对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6.82/10万.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以20岁以下儿童为主,0~20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9.92%;7~11月高发(占报告病例数的52.01%),即秋冬春季节高发,发病最高峰为10月.甘肃省各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水平差异较大,发病较高的地区多位于甘肃西部和南部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可聚为2类,即以农民和非农民人员为代表,以农民为代表的一类大多年龄较大,发病时间在上半年;而非农民人员多数年龄较小,发病时间在下半年.结论 本研究表明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势不容乐观,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地区分布、职业分布和年龄差异显著,应进一步摸清存在差别的原因,加强甲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规划及相关防治工作.

    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两步聚类法

    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张晓宇李志强王智永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例数,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兰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1148例(实验室确诊1064例,临床诊断84例),发病率为35.16/10万;发生重症及危重病例64例,死亡12人;报告24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共计发病338例;发病高峰为10月中旬~11月上旬,高峰期共报告病例629例,占总病例数的54.79%;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7~24岁,共报告838例,占总发病数的73.00%;发病以学生为主,报告809例,占70.47%.结论 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人群为学生,安排学生及早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采取综合措施防范学校的暴发流行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