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张家喜

双月刊

1008-7850

zzyz_cpm@126.com

010-64015653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自然医学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是指用化学药物以对抗治疗为主要模式的西方医学相对面言的,它是充分运用自然界中有利因素、天然药物、自然物质和手段进行健身强体,增强抗病能力为主导的各种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技术和方法的总和,既有传统医学,也有现代医学,如针灸、推拿、刮痧、养生、气功、全息、拔罐、食疗、理疗、康复、运动、心理、音乐、和手、足、耳疗法,它以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中医科学、民族医学为基础,是各级医药卫生行政、预防、保健、康复、医务、药械人员极好的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省2005-2008年志贺菌检测分析

    张广业于德山汪鹏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解志贺菌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为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5月~2008年10月对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菌痢监测点腹泻粪便分离的志贺菌株和甘肃省某市幼儿园食物中分离的宋内志贺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采样2 407份,检测志贺菌366株,总阳性率为15.21%.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甘肃省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检测出200株,占54.64%,其次为宋内志贺菌(D)群164株,占44.81%.2007年宋内志贺菌成为优势菌,占79.88%(有食物中毒菌株44株).结论 甘肃省志贺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居优势,近年来宋内志贺菌有增多趋势.志贺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

    志贺菌食物中毒耐药性

    北京市宣武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120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曾爱平王岩
    274-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宣武区初期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合宣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建立病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 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至2009年10月10日,宣武区共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例,本地病例113例.病例在人口密集地区发病多,以青少年为主,症状体征多较轻,转归良好.发生的2起聚集性疫情,在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续发病例减少.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例多为轻症患者,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学生应作为今后的防控重点.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

    2005-2009年某部传染病疫情分析

    肖同亮郝玉琴钟小琴蒋正杰...
    27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部传染病谱及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该部所属单位的传染病上报资料信息,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该部报告传染病3 917例(包括食物中毒31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病例;乙类传染病共报告3 413例,占报告发病数的87.13%;丙类273例,占6.97%;其他非法定传染病200例;食物中毒31例.该部传染病疫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初和年末发病数较少,8月份有1个发病高峰,7~9月份发病数最多,为1 191例,占所有发病数的30.41%.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在以传播途径划分的各类传染病中居首位,高达35.69%;病毒性肝炎共报告发病1 432例,居报告传染病第一位,占全部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36.56%.结论 该部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要重点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细菌性痢疾的监控力度,加强新兵检疫和平时的教育管理,并且针对不同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高发原因,采取预防接种、消毒、防护等综合措施.

    部队传染病疫情分析

    泉州市后渚港鼠类监测及风险分析

    陈超敏苏触景陈永义郑朝晖...
    280-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泉州市后渚港鼠类种群分布、密度指数、季节消长及鼠体表寄生虫情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布笼法从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选择室内及野外布放鼠笼300个笼/d.采集鼠血清、鼠肝、鼠肺进行鼠疫抗体RIP试验和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检测,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港区褐家鼠和臭鼩鼱为优势种,10月份鼠密度最高,3月份亦出现小高峰,鼠体携带印鼠客蚤、毒厉螨.本次调查鼠疫抗体RIP试验和流行性出血热(EHF)抗原检测结果 都为阴性,鼠密度0.79%、蚤指数0.18%.结论 3月和10月是灭鼠灭蚤和灭螨的好时机;虽然鼠密度较低,鼠携带病原体阴性,蚤指数较低,但要加强媒介生物入侵的防御和管理、加强媒介生物及媒介生物性疾病的风险评估,监测工作仍需定期开展.

    鼠密度鼠体表寄生虫季节消长监测

    平凉市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郭戴青胡玉琨姚春丽李颖...
    283-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基层预防接种安全的效果,为制定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平凉市2个经济欠发达的县,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一年后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村医在"接种前告知和询问"、"接种后观察"、"注射器使用后正确处理"及"安全注射相关知识知晓"四项正确率均显著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45.71%,54.29%,82.86%,54.29%提高至97.14%,100.00%,100.00%和94.29%,而对照组提高不明显,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儿童家长对"不安全注射会传染疾病"、"打疫苗时要求一次性注射器"、"乙肝的传播途径"、"疫苗预防的病种"等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村医开展经常化培训、广泛宣传以及经常性督导检查是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有效措施.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山西省平顺县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

    郭学义郭青云李晓玲
    285-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西平顺县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学校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从平顺县20个乡(镇)中抽取5个乡(镇)的5所中学、5所小学的6 4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6 454名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0.63%,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12.61%,初中生为47.04%,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1);从性别上看,男生视力低下率为27.34%;女生视力低下率为33.97%,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5,P<0.01);从视力低下分度构成看,小学生轻度73.97%,中度19.84%,重度6.19%,初中生轻度43.11%,中度26.75%,重度30.14%,小学生以轻度为主,而初中生则中、重度的比例有所增加;从地区看,县城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34.05%,乡(镇)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26.46%,县城明显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1).结论 预防干预和积极治疗来减低和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势在必行.

    视力低下中小学生干预

    东莞市寮步镇工厂员工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及行为调查

    钟权昌唐杏李少鹏温彩友...
    287-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东莞市寮步镇工厂员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今后在工厂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0年1月在寮步镇辖区内的工厂用问卷调查了1020名员工.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寮步镇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4%;高中或中专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4.3%;初中学历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5.9%,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寮步镇工厂员工对待艾滋病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形成率为68.7%.结论 本次调查表明,寮步镇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在预防艾滋病感染方面存在不安全的行为,加强对工厂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授,是当前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工厂员工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

    睢宁县2009年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周燕琴
    28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睢宁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与标准>(GB1598121995)的方法 和要求,于2009年对县级、民营、镇级及村级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47家,监测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医护人员手表面、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紫外线杀菌灯强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等各种样品共1 369份,合格1 109份,总合格率为81.01%.县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医院、村级卫生室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8.98%、87.04%、85.75%、7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监测项目中医疗器械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最高,均为100.00%,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为43.18%.结论 睢宁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不平衡,村级医院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医疗机构消毒监测

    嵩明县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调查分析

    胡树梅
    29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探讨病例特点及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主动病例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病例进行分析;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样品用RT-PCR方法 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起疫情共有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送检的2例病例的咽拭子样品中有1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糖核酸阳性.首例病例出现于10月16日、发病高峰为10月28日.病例分布存在班级集聚性,男女性比例为1.95:1.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无肺炎并发症.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7 d,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该起疫情为嵩明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流行病学

    南昌市西湖区2004-2008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晏国文
    295-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昌市西湖区2004-2008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昌市西湖区2004-2008年甲型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西湖区5年间共报告102例甲型肝炎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4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6:1,高发人群为学生,占18.6%,11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15.7%.结论 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免疫接种及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作好儿童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作好成人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特别是应加强对从事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接种工作.

    病毒性肝炎,甲型发病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