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哲学年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

陈筠泉

年刊

1004-3462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年鉴/Jour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纪念李奇先生诞辰110周年

    孙春晨
    287-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起,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李奇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展开伦理学理论及道德实践的研究.李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的科学实质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而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出现,使得道德哲学变为真正的科学,这是伦理学发展进程中的巨大变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奇在报刊发表了多篇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道德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动机与效果的辩证关系、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功利主义、道德的继承性和阶级性、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对立阶级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等,其中阐发的基本观点对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李奇认识到道德与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密切关联性,对道德与利益、道德与产品分配、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律、道德与宗教等多方面的伦理关系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充分阐释了伦理学作为实践智慧的应用价值.李奇主持编写的《道德学说》,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论证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道德学说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各种道德学说,以史论相结合的方式,探究道德科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阐明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进步性和科学性,构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体系.李奇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是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李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道德学说

    边缘觅哲思,活泼见真性——张祥龙现象学和儒学思想述要

    袁恬
    299-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祥龙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其哲学道路致力于以现象学所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来响应、激活中华古学,赋予中华古学以当代生命.他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吸收了丰厚资源,用以阐释儒家思想.他的儒学阐释以先秦儒家为宗,强调以"亲亲"为仁爱之源头,以先于二元对立的身心一体进入时空境域,借助由"六艺"培养的时机化能力,而将"仁"实现于社会和政治生活之中.在这种哲学精神之下,他对先秦至明代的儒学发展史也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他的探索为儒家哲学的当代阐释打开了一条新道路——基于现象学直观的境域化、生活化儒学.

    现象学亲亲礼乐兴发时机化

    我的哲学之路

    安启念
    311-324页

    我与中国哲学的因缘际会

    张学智
    325-336页

    在多元哲学之间思想

    孙利天
    337-348页

    世界历史·亚细亚现象·中国道路——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何中华
    349-352页

    走进马克思哲学深处与展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

    杨耕
    352-353页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准确理解和使用价值概念

    马俊峰
    353-354页

    当代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原创性

    孙正聿
    355-356页

    关于大历史观的哲学思考

    韩震
    356-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