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儿童非器质性聋临床表现及主、客观听力学特征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 2015 年 9月~2019年 6 月收集的15 例非器质性聋患儿采用耳科临床检查、并行纯音听阈(PTT)、中耳分析、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并予综合分析,明确诊断.结果 本组非器质性聋患儿15 例,男 8 例,女 7例.年龄 11~17岁,平均 13.47±1.49岁.在15 例非器质性聋患儿中有 8 例为精神性聋,7 例为伪聋.8 例精神性聋患儿中有 1 例(8/1 例,占 12.5%)为男性,7例(8/7例,占 87.5%)为女性.该 8 例精神性聋患儿均为双耳突然听力下降,听力损失程度为中重度至极重度,呈双耳基本对称的平坦型PTT图.左耳PTT平均 81.15 dBHL,右耳平均 80.8 dBHL.中耳分析检查;双耳鼓室图均呈A型,镫骨肌声反射阈(ART)左耳平均88.75dBHL,右耳平均90dBHL.40Hz-AERP左耳平均 28.75 dBnHL,右耳平均 28.12 dBnHL.ABR左耳平均 22.5 dBnHL,右耳平均21.87dBnHL.7 例伪聋患儿均为男性,且为单耳发病.7 例左耳,1 例右耳.其患耳听力损失程度为重度至极重度.PTT检测显示健耳平均11.32dBHL,患耳平均92.03 dBHL.中耳分析检查;双耳鼓室图均呈A型.ART检测健耳平均 87.85 dBHL,患耳平均 87.14 dBHL.40Hz-AERP呈健耳平均 28.57 dBnHL,患耳 29.28 dBnHL.ABR健耳平均 21.42 dBnHL,患耳平均 22.14 dBnHL.显示出精神性聋患儿双耳和伪聋患儿的患耳均呈主、客观听力学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特征.结论 非器质性聋既包括精神性聋,亦包括伪聋.但两者临床表现不同,精神性聋多伴精神症状,且多双耳发病.伪聋多为单耳发病,不伴精神症状.两者在主、客观听力学方面的特征基本相同,都表现出主、客观听力学检查结果不一致的特征.临床应详细询问病情,认真观察临床症状,仔细分析和评估患儿的主、客观听力学检查结果,避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