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温海

双月刊

1672-0709

chzhbjb01@163.com

022-27283090

300120

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354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市长征医院主办的皮肤性病学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刊,于2002年12月创刊,主要报道皮肤性病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同时报道现代医学在皮肤性病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皮炎汤方剂联合外用米诺地尔搽剂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楷安立辉张志洋李灵匀...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皮炎汤方剂的疗效,为雄激素性秃发(AG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0-2022 年北京石景山医院和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 78 例AGA患者,随机分成 2 组.联合组(40例)予口服中药皮炎汤联合外用米诺地尔搽剂,对照组(38 例)单纯外用米诺地尔搽剂.观察 2 组治疗 3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0%vs.63.16%,χ2=4.876,P<0.05);2 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结论 中药皮炎汤能有效控制AGA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

    中药皮炎汤雄激素性秃发疗效

    生鲜药材制备润肤止痒乳膏干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及对Filaggrin和IL-31的影响

    陈志伟郭舟盈张凯旋张福萍...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润肤止痒乳膏通过调节丝聚蛋白(FLG)及白细胞介素-31(IL-31)对特应性皮炎(AD)模型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方法 取小鼠 50 只,随机分为 5 组:空白组、模型组、丝塔芙润肤露治疗组(简称丝塔芙组)、普通饮片制备润肤止痒乳膏治疗组(简称饮片组)和生鲜药材制备润肤止痒乳膏治疗组(简称生鲜组),每组各 10 只小鼠.采用 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法建立A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31 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损局部FLG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饮片组小鼠及生鲜组小鼠血清IL-31 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片组小鼠生鲜组小鼠皮肤FL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鲜组小鼠皮肤FLG表达水平高于饮片组.结论 采用生鲜药材制备的润肤止痒乳膏对于治疗AD模型小鼠的皮疹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FLG及IL-31 的表达水平相关.

    特应性皮炎丝聚蛋白白细胞介素-31润肤止痒乳膏鲜药饮片

    微纳米气泡工艺的保湿剂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

    桂俊芳王沁怡朱士晴洪一鸣...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纳米气泡(NBs)工艺的保湿剂在特应性皮炎(A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9~10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门诊的轻中度AD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 1 次,2 周后隔日 1 次,治疗 4 周;治疗组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每日 1 次,2 周后隔日 1 次,治疗 4 周,同时每日 2 次应用NBs工艺的保湿剂,连用 8 周;2 组患者均观察 8 周.记录患者基线信息,并于第 2、4、8 周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第 2、4 周随访时,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疗效显著,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皮肤屏障修复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 8 周随访时,临床治愈患者中,治疗组复发比例小于对照组复发比例.结论 AD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NBs工艺的保湿剂能够获得更好疗效,修复皮肤屏障,减少复发可能.

    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糠酸莫米松微纳米气泡工艺的保湿剂

    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观察

    万怡雷海燕李琰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丘诊脓疱型(PPR)亚型]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3 月—2022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 45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组 45 例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比 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症状分级量表和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7.78%;χ2=4.406,P=0.036).治疗前 2 组红斑、丘疹、灼热、毛细血管扩张和大便秘结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红斑:(1.46±0.61)比(3.70±1.67);丘疹:(1.55±0.34)比(2.96±1.24);灼热感:(2.18±0.45)比(3.61±0.85);毛细血管扩张:(1.61±0.34)比(2.92±0.57);大便秘结:(1.89±0.44)比(3.43±0.84),P<0.05].治疗前 2 组Acne-QOL评分、症状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 组Acne-QO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107.68±16.46)比(91.12±15.43),t=4.924,P<0.001];治疗后 2 组症状分级量表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3.31±0.83)比(5.61±1.28),t=10.114,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比 15.56%;χ2=1.800,P=0.180).结论 对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疗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调胃承气方米诺环素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临床疗效

    基于"清热凉血,除湿止痒"理论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曾譻教授对湿疹的辨治

    张美刘树文任明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引起且出现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有较高发病率,任何性别、年龄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发病后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西医常采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以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但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血管扩张甚至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而中医在湿疹的诊治中发挥了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能够标本兼顾,治病治本.张曾譻教授认为,湿疹由多种病因引起,外因有风、湿、热三邪,内因与脾肺心肝病变密切相关.张教授在此基础上,强调血热为湿疹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历数年临床,纳古医精华,基于"清热凉血,除湿止痒"理论,自创经验方"湿疹一号",可用于治疗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湿疹,能有效改善湿疹引起的皮损,减少浆液性渗出,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临床疗效较佳.

    湿疹清热凉血除湿止痒湿疹一号张曾譻

    基于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探究扫白茴风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张思远李奕辰方殿伟王远红...
    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扫白茴风丸治疗阳虚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指标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1 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阳虚血瘀型白癜风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治疗组采用扫白茴风丸,对照组予中成药白癜风丸,2 组共治疗 4 个月.4 个月后观察 2 组白斑面积、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中IL-10 水平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 4 个月后,2 组均可以改善白斑面积,治疗组效果更加确切[(5.68±3.29)cm2 比(8.34±4.21)cm2,P<0.01];DLQI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评分更低[(5.67±2.20)分比(7.79±2.35)分,P<0.01];血清IL-10 水平均有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49.07±26.39)pg/mL比(139.35±24.70)pg/mL,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0%比82.14%,P<0.05);治疗期间 2 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扫白茴风丸治疗阳虚血瘀型白癜风患者有效且效果优于白癜风丸,能够缩小患者白斑面积,改善生活质量,并可以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血清中IL-10 水平趋向正常.

    白癜风扫白茴风丸白细胞介素-10阳虚血瘀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草案)

    莫秀梅刘俊峰林颖梁云生...
    249-258页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结合指南诊断治疗

    结节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于腾雷娜孙扬王一鑫...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报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节病 1 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男性,50 岁,面部对称性结节 6 个月,伴咳嗽、咳痰、视物模糊.右面部结节组织病理:真皮全层有多数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较少淋巴细胞浸润,为裸结节,未见坏死.肺组织病理:肺泡组织内裸结节,皮肤及肺组织病理抗酸染色均阴性.结合临床表现、皮肤及肺组织病理及排他性检查诊断为结节病.予泼尼松片口服及护胃、补钾、补钙等治疗,2 个月后皮损消退,6 个月后停服泼尼松,随访4 个月,未复发.

    结节病面部糖皮质激素

    以持久性皮损为主要表现的可变性红斑角化症1例

    吕茹娟李群燕刘栋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男性,14 岁,因躯干四肢红褐色斑丘疹 10 年余而就诊.皮肤科查体:躯干、四肢可见对称分布的褐色角化性斑疹、斑片,表面粗糙,细小鳞屑,境界清楚,形态、大小不规则,呈片状和地图状.毛发、甲、掌跖和黏膜部位未累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炎性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诊断: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治疗:考虑患者年龄偏小,目前暂予维A酸乳膏、尿素和水杨酸等外用治疗,随访中.

    持久性皮损红斑角化症,可变性

    易被误诊的角化棘皮瘤1例

    郑欣
    263-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 例易被误诊的角化棘皮瘤(KA).患者女性,66 岁,面部丘疹3 周余.皮肤科检查示:右颧部可见 1 枚1 cm×1 cm大小淡红色半球形结节,境界清楚,表面光滑,中央可见孔样开口及痂皮,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质地偏硬,无压痛.结合病理诊断为KA.对于单发型KA,手术切除是标准治疗.

    角化棘皮瘤老年皮肤肿瘤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