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方叶用甘薯越冬保苗扩繁方式探索

    毛思帅李仁崑裴志超侯爽...
    99-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北方叶用甘薯越冬保苗扩繁方式,设置日光温室越冬保苗+土栽扩繁、日光温室越冬保苗+基质扩繁、专业育苗温室基质育苗等 3 种方式,研究不同方式对叶用甘薯种苗成活率、繁殖系数、种苗质量和繁育成本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越冬期间间歇性出现低于 10℃的天数比可加温的专业育苗温室多,对叶用甘薯越冬成活影响相对较多;3 种方式下繁育的种苗质量均能达到壮苗指标要求,专业育苗温室基质育苗成本 0.309 元/株,移栽无缓苗期,但对温室条件要求及管理相对较高,定植时需苗量大;日光温室越冬保苗后早春扦插扩繁仍需配套1 个多月的温室,但操作相对方便,越冬保苗后基质扦插扩繁系数为 12.4、成本 0.212 元/株,土栽扦插扩繁系数为 10.2、成本 0.225 元/株,未来可考虑冬前定植加大密度,进一步提升扩繁量,降低育苗成本.为争取叶用甘薯生产主动性,可结合生产实际(定植时间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

    叶用甘薯日光温室越冬保苗扩繁育苗方式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薛瑶吕东辉叶倩竹刘兴丽...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 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 66 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玉米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有效穗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性很强;从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6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8月平均气温、9月降水量对玉米吉单66产量影响大,相关性强,其中 9 月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 4 个气象因子为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 2 种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经过对比分析,2 种产量预估模型均比较精准,适用于吉单 66 玉米品种及其他黑龙江西部玉米品种产量预估,为今后黑龙江其他地区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及农业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气象因子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钙镁硅肥施用对粳稻天隆优61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沛琦柏珺焯赵维汉王东元...
    108-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杂交粳稻天隆优 619 为供试材料,于幼穗分化期分别施用硫酸镁、过磷酸钙和富乐微3 种肥料,并设置 0(CK)、20kg/hm2、40kg/hm2、60kg/hm2、80kg/hm2 共 5 个梯度的处理.成熟期取样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测定加工品质、外观、稻米主成分,并进行食味品尝试验.结果表明,硅、镁、钙肥的施用可使千粒重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也略有提高.折合产量以富乐微施用效果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硫酸镁,各处理平均每hm2 的增产效果达到了 1000kg以上,过磷酸钙的增产作用也比较明显.品质方面,硅、镁、钙肥的施用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降低了稻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其中以钙肥和硅肥比较突出.

    水稻钙肥镁肥硅肥产量品质

    2022年河南省青贮玉米品种对比分析与筛选

    陈威许海良彭星星李豪远...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河南省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抗逆稳产的青贮玉米品种,对郑单 802、新科 911、驻青贮 3 号等 12 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综合抗性等指标进行区域对比试验,对照品种为雅玉青贮8 号.研究结果表明:郑单 612 和开青 211 持绿性好、株型较好、收获时含水量适中;新科 911、新科 915、新青贮 108、开青 219、名育 212、郑单 101 综合病害抗性均达到中抗及以上,抗倒伏倒折能力强;郑单 612、新科 911、驻青贮 3 号和新科 915 增产效果极显著,增产点率高,丰产稳产性好;新科 911、新科 915、新青贮 108、驻青贮 4 号、青玉 10 号品质突出,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少.其中,郑单 612、新科 911、新科 915 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抗逆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更适宜河南省夏播青贮玉米种植和进一步研究应用.

    青贮玉米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营养品质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珍麦168的选育

    佟汉文刘易科张宇庆陈泠...
    119-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珍麦168 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河南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西农979/郑麦9023 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商品性好、耐寒性强和适应性广,2023 年 1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 20230009,适宜在湖北省全省麦区种植.对珍麦 168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为后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小麦珍麦168选育高产

    国审高蛋白大豆品种泉豆17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吕美琴李明松林文磊康蓉蓉...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泉豆 17是以浙 9703为母本、南春 20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6-2017 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组区域试验,2 年每 667m2 平均产量为 155.2kg;2018 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春大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147.1kg.泉豆 17 粗蛋白质含量 46.15%,粗脂肪含量 18.56%,蛋白含量脂肪含量之和为 64.71%,为高蛋白质品种.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200001),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210078),适合在福建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海南省、江西省南部、湖南省南部春播种植.

    大豆泉豆17高蛋白选育高产稳产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聚两优 53 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用两系不育系RGD-7S和水稻恢复系汕恢 53 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其丰产性较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2023 年 5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20088.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试验示范表现及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K4的选育

    薛新伟于智坤刘丹穆安康...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春播地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能力,以矮 88 为父本、张杂谷 13 号为母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谷子新品种赤谷K4.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山西省、河北省张家口市、甘肃省张掖市等≥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根据赤谷K4 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谷子品种选育赤谷K4优质高产

    油莎豆新品种长粒型中油莎3号及圆粒型中油莎4号的选育

    曾柳史瑞峨李振杰付桂萍...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莎豆新品种长粒型中油莎3 号及圆粒型中油莎4 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和中源浩丰农业科技秦皇岛有限公司参与,通过辐射诱变、提纯复壮及南繁加代穿梭育种方法选育的高产高油品种,2022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品种认定.

    油莎豆中油莎3号中油莎4号选育

    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贺油16的选育

    徐小媛叶万余陈庆政祁俊程...
    139-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贺州市农业科学院以育种中间材料(柳花 1 号♀×贺油 9 号♂)F5 为母本、泉花 227 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花生新品种贺油 16.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22)450009,适宜在广西花生种植区及周边省份气候相近区域种植.贺油16 兼具高抗青枯病、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等特点.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贺油 16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花生抗病优质系谱法贺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