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豫北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及风险评估

    薛志伟郜峰杨春玲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小麦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了解豫北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可以为小麦的合理种植及籽粒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和2020年小麦收获季节,在豫北小麦种植区农田采集土壤和籽粒样品共计314份,分析小麦籽粒中镉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评价其镉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豫北农田土壤平均镉含量0.500mg/kg,超标率28.662%;小麦籽粒平均镉含量0.049mg/kg,超标率5.732%;对小麦籽粒和土壤镉含量进行相关性和富集系数分析表明,两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r=0.417),小麦籽粒镉含量对土壤镉含量的富集范围在0.050~0.200的占比最大(85.987%);小麦籽粒镉单污染指数范围为0.150~1.710,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494;收集的农田土壤和小麦籽粒存在部分镉含量超标现象,综合评价籽粒镉为轻度污染水平,因此在豫北小麦生产中应特别注意农田管理和风险防控.

    小麦土壤籽粒富集特征污染评价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湖北省糯高粱区域试验综合评价

    江良才张硕李同洪杨晓龙...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因型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变异占主导地位(57.04%),其次为基因型×环境互作(31.27%);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综合分析表明,试点荆州(E1)被认为是理想试点,川糯粱2号(G1)和金皮糯1号(G8)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与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推广的糯高粱品种以及适宜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糯高粱产量稳定性适应性AMMI模型GGE双标图

    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系)机械脱壳特性研究

    王力夫于树涛张宇张诗行...
    104-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高油酸花生的机械脱壳效果,助力花生高效生产,选取10个适宜在辽宁省生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荚果与籽仁性状差异较大,脱净率为39.42%~68.74%,平均脱净率为57.65%,完整籽仁率和机械出米率分别为31.95%~64.74%、30.85%~62.69%,平均为52.53%、50.71%;机械损失率与籽仁长呈显著负相关,人工出米率与百仁重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39%,可代表12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最终筛选出籽仁长、荚果长、荚果长宽比和机械损失率可作为花生机械脱壳性状评价的关键指标;适宜机械脱壳的花生品种(系)有2个,分别为冀花915和辽花608.研究结果可为适宜机械化种植品种的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花生高油酸荚果机械脱壳脱壳特性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样品多样性分析

    周国雁陈丹徐象国杨雅云...
    10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整理2020-2023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得到的8416份样本信息,对种质类型、作物分类、地理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种质类型方面,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9.28%、9.51%、0.88%和0.33%;从作物类型来看,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和牧草绿肥的占比依次为55.18%、19.72%、11.92%、11.24%和1.94%;样本涵盖了78个科,241个属,391个种,其中,豆科、禾本科、蔷薇科、葫芦科的样本数目居前4位;在州(市)级别上,样本数排前3名的地区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分别占总样本数的9.87%、9.67%和8.50%;从云南的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的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这些群体提供的样本数量较多;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种植区中,滇中高原盆地的粮、烟、油、菜、果、桑区收集的样本数量最多,共3415份,占总数的40.58%.整个省内,随海拔升高,农作物样本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海拔区间,各州(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rillouin丰富度指数表现各异;昭通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昆明市在不同海拔区间的优势度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与Brillouin丰富度指数在6个海拔梯度上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海拔1000~1500m和3000m以上区间内,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创新种质和开发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南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多样性

    基于同异比较分析法对国家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综合评判

    宋志均董军红周其军侯军红...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小麦新品种,全面了解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采用作物同异育种理论中灰色育种学的品种同异比较分析法,对2022-2023年度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广适性品种黄淮冬麦区南片生产试验的11个新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联系度最大的是尚农9(0.6822),其次是郑石9170(0.6797),综合表现较好;联系度居最后三位的是周麦36(CK)、徐麦17252、中科1878,综合表现较差.同异比较分析法与常用的方差分析、变异分析、高稳系数分析进行比较,在排序上有一定差异,产量最高的品种尚农9排序未发生变化,产量最低的周麦36排序变化较小,其他品种排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原因是方差分析、变异分析、高稳系数分析以产量一个因素为依据,同异比较分析法以多个性状为依据,从多方面对品种进行综合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对品种综合评价更合理.

    小麦方差分析变异分析高稳系数分析同异比较分析权重

    黔中地区螺丝椒品种(系)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张琳潘雄王潇雪颜凯煜...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黔中生态区种植的辣椒新品种(系),2023年对20个辣椒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果实商品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中椒509平均产量最高,可达6831.40kg/667m2,较对照增产130.89%;其次是中椒609,产量为5014.23kg/667m2,增幅69.47%;萧新1314、世纪605、世纪1873增幅在28.63%~57.23%之间,均较对照极显著增产.因此,结合果实性状、品质需求及产量来看,中椒509、中椒609、萧新1314、世纪605、世纪1873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贵州黔中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黔中地区螺丝椒品种(系)比较农艺性状产量

    优异种质资源 林甸野生亚麻

    宋喜霞康庆华姜卫东姚丹丹...
    133页

    耐旱耐瘠薄绿豆品种汾绿豆3号的选育

    王彩萍侯小峰王宏伟宋瑞军...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汾绿豆3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绛县绿豆为母本、冀绿豆2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绿豆品种,于202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晋认杂粮202203.该品种生长势较强,适宜山西省中北部春播,南部复播.对汾绿豆3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绿豆耐旱耐瘠薄汾绿豆3号选育

    国审玉米品种中垦玉669的选育

    白光庭张巧霞郑富国马玖军...
    136-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垦玉669是以"国内Reid×黄旅系"杂优模式为育种思路,以自选系Z33-1为母本、H7875C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0270.该品种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商品品质优良,适宜种植范围广,具有良好的生产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分析了中垦玉669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以及在各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的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国审玉米中垦玉669选育

    高产广适玉米品种宏单5号的选育

    张碧胜何月秋陈以相勾宇宏...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宏单5号是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共同于2014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以A100-1为母本、Z-12-4-9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2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22033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广适的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000~2000m玉米主产区种植,生产试种表现优异,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宏单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总结,为今后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高产玉米宏单5号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