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贯彻种业发展新要求开创事业体系新局面

    刘信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总结种业事业工作体系"十三五"取得成效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十四五"推进种业事业工作体系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对策措施.

    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种业事业工作体系技术支撑服务支撑

    推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翟辰洋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江苏省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稻麦审定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良种保供能力明显提升,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高,对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江苏省种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良种攻关、制繁种技术优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培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剖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就现代种业发展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力求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助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现代种业发展高质量

    加快广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李启华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上游产业链,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广州是我国现代种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和种业科技研发资源,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快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广州现代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广州市加快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模式及策略,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国际种业中心城市

    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回顾与展望

    李静史鸿儒李鹏温浩...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宁省以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为重要支撑,构建覆盖全省主要生态区的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完善玉米品种跟踪评价体系,科学公正推介玉米新品种,一大批优异品种在辽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更新更换速度由8~10年缩短到3~4年,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提高到46%.对辽宁省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全面总结了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查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展示示范网络、建立跟踪预警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推广服务等建议.

    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

    论文与专利双维度视角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发展态势分析

    邵卓王娅丽刘璐温小杰...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便捷、高效的育种技术,其打破了传统的育种方式,能够精确、快速地改良目标性状进而选育出优良品种.通过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总体发展趋势与重点研发领域,并对比各个国家的发展现状及不同机构的研发能力,以了解目前该技术的研究方向及应用领域,并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专利论文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案例及思考

    胡丽芳李华扬龚奕凡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业国际化的飞速发展,对中国种业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农作物种子出口政策与管理方面不断改革与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几大农业公司在植物新品种权方面的纠纷案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种业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种子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国—阿根廷大豆生产与贸易合作之思考

    于素雅张敏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根廷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跨国大豆采购平台.然而,"大豆技术包"的运用,却给阿根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壤、空气及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阿根廷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与阿根廷大豆贸易"民心相通"的顺利实现.我国传统大豆生产以可持续性而著称,在几千年的大豆栽培历史中,我国发展出了稻豆复种、大豆间作套种、免耕翻耕结合等诸多可持续大豆生产技术体系,明显不同于西方的"大豆技术包"体系.因此,建议深化我国与阿根廷在大豆生产与贸易领域的合作,从大豆可持续生产与贸易标准的制定、大豆种业合作以及可持续大豆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三方面,引导阿根廷大豆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中国与阿根廷大豆贸易"民心相通"的顺利实现.

    大豆贸易大豆技术包可持续生产一带一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种子学》实验教学改革

    刘子凡王英马启林罗文杰...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对《种子学》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造成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普遍偏低.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种子学》课程团队进行了为期3年的改革,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改进实验教学内容、革新实验教学方法设置多样化考核方式以及利用自媒体平台和知识竞赛手段,强化实验教学内容.

    《种子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全产业链双向互动培养种业广适型人才新模式的构建

    刘源霞兰进好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种业巨头近年进驻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培养掌握现代种业技术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之需和长远决策.对我国现有种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机、农艺相融合,产、学、研、服全产业链双向互动的全新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广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模式的构建和推广必将迅速提高我国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全产业链双向互动

    推动优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经验与建议

    李延坤乔文峰孙淑珍文婷婷...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质小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通过对滨州优质小麦产业链条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小麦加工龙头企业、优质小麦种子经营公司和粮食收储龙头企业带动滨州市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3种典型模式,取得培强龙头企业与培育优良品种相结合、规模化推进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粮食收储龙头企业与农户科学储粮相结合、生产加工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府与各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的5条基本经验,并提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建议.

    优质小麦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