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学打顶剂复配对棉花品种塔河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韦继超余智斌田西京李天义...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化学打顶剂组合对高产棉花新品种塔河2号的打顶效果,为其高产栽培筛选出最适宜的化学打顶剂.试验将7个不同化学打顶剂组合分别在7月4日和7月10日分2次进行叶面喷施,并以人工打顶作为对照组(CK),成熟期对塔河2号的产量构成和纤维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5处理(缩节胺75g/hm2+塑控75g/hm2,塑控150g/hm2)、T7处理(缩节胺75g/hm2+矮壮素30g/hm2,矮壮素150g/hm2)株高降低,T1处理(缩节胺75g/hm2,向铃转150mL/hm2)、T2处理(缩节胺75g/hm2,塑控150g/hm2)、T3处理(缩节胺75g/hm2,矮壮素150g/hm2)、T4处理(缩节胺75g/hm2+向铃转75mL/hm2,向铃转150mL/hm2)、T6处理(缩节胺75g/hm2+矮壮素15g/hm2,矮壮素150g/hm2)株高增加;化学打顶后衣分增加1.21%~9.53%,籽棉产量增加7.69%~21.92%;籽棉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增产最显著的T2处理(缩节胺75g/hm2,塑控150g/hm2)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较CK分别增加7.94%、23.08%和6.03%,但品质等级由B下降为C;T4处理(缩节胺75g/hm2+向铃转75mL/hm2,向铃转150mL/hm2)品质等级不下降,且籽棉产量增加相对较高(15.85%).综合来看,T4处理(缩节胺75g/hm2+向铃转75mL/hm2,向铃转150mL/hm2)可作为塔河2号目前最适化学打顶剂组合进行大田应用.

    棉花化学打顶产量纤维品质

    基于GGE双标图的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分析

    周富亮周捷成梁思维姜先芽...
    103-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评估不同甜玉米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对各试点环境的鉴别力和代表性进行划分.以2020年、2021年国家东南新科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的7个甜玉米品种在9个试验地产量数据为基础,采用GGE双标图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试验中,亿绿甜16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8号次之;仲甜9号稳产性最好,珠玉甜8号、粤甜16号次之;2021年试验中,亿绿甜16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8号、仲甜9号次之;粤甜16号稳定性最好,仲甜9号、珠玉甜8号次之;2年试验中,珠玉甜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其他品种相对突出,综合表现好,适应性强;9个试点中的8个试点在2年试验中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广东广州和广东茂名2个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杭州三江、安徽滁州2个生态区分别为2020年和2021年理想试点生态区,对甜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环境鉴别力和代表性.

    GGE双标图甜玉米产量区域试验稳定性丰产性

    水稻赤霉素代谢基因OsGA2ox4的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顾巧美郑国利王攀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稻赤霉素代谢基因OsGA20x4,利用PARMS试剂盒及基于PCR引物3'末端核苷酸双脱氧修饰两种检测方法,对236份水稻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符合率为93.18%,均可以通过SNP分型对水稻赤霉素代谢基因OsGA2ox4进行基因型鉴定.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具体说明,并且提供这两种方法的选择或使用条件,可以为SNP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及两种方法在水稻其他基因SNP分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水稻赤霉素PARMS核苷酸双脱氧修饰单核苷酸多态性

    琉璃苣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张晓刘莉莎陈叶杜晓秋...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定琉璃苣种子质量检验方法,以《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为参考依据,测定琉璃苣种子质量.结果表明,种子清选宜用风选法;种子质量测定用五百粒法;种子真实性鉴定用外部形态观察法;种子含水量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4h最佳;种子发芽条件是萌发前用自来水浸泡8h,用沙上滤纸作为发芽床,在20℃结合16h/8h的光暗周期下培养,计数时间为第2~12天;种子生活力测定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

    琉璃苣种子质量检验方法

    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皖宿0891的选育

    张曼玉孙梦吕新强徐茂林...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皖宿0891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以淮麦30与皖麦50号杂交的F1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83.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高矮适中,产量三要素协调,具有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等特点,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中水肥早中茬地种植.2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14.2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5.1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8.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6%.

    高产小麦皖宿0891选育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组合华盛优莉香的选育

    孙兴强邓燕燕陈自波严秋平...
    120-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盛优莉香是利用优质长粒籼型三系不育系华盛A与优质香型恢复系莉香杂交配组而成的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202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熟晚稻种植.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描述,介绍其高产栽培和制种关键技术.

    杂交水稻华盛优莉香优质选育栽培制种

    低剂量电子束辐照水稻品种申粳1221的选育

    赵志鹏曹黎明吴书俊楼坚锋...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申粳1221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低剂量电子束处理秀水128选育的特早熟粳稻品种,于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上海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7d,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米质达到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在上海可作"国庆稻"推广.

    申粳1221早熟优质品种选育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粤油271的选育

    刘浩鲁清王茂辉钟春燕...
    126-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油27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湛红2号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冀花06070-19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培育出的高油酸、稳产、多抗、适宜机械化栽培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华南花生产区栽培,可作为油用与鲜食加工型花生品种大力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应用前景.粤油271于2021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73652.2),2023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3)440002.对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花生高油酸多抗粤油271选育机械化栽培

    国审优质水稻品种中香黄占的选育

    刘功朋刘明章曾翔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1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海南与湖南两地来回加代培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华南区域作早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及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8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8015),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20201055),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10306).

    籼稻中香黄占优质选育

    籼型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

    徐黎峰王登杰褚旭东周雷...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香1A是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香味浓郁,所配组合具有丰产性高、壮秆抗倒、适口性好、繁殖系数高等特点.通过加强防倒抗逆栽培,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秧,合理肥水运筹,综合防治病虫害,做好隔离、去杂保纯,科学收晒等措施,可达到高产优质栽培,提高群体整齐度,提升种子质量.

    籼稻三系不育系国香1A高产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