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产广适抗病国审玉米新品种大玉457的选育

    杨曙辉陈怀军李国庆杨海丽...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玉457是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以优良自交系DZ19-1和DZ19-2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33247,是区域农业科研院所首个自主研发并正式通过国审的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多年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玉457具有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稳产性、广适性与综合抗性好等显著特点;较适于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及盆周山区等海拔800~2200m,贵州贵阳、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州等海拔1000~2200m,滇中、滇西北、滇东北、滇南等海拔1000~2200m的西南玉米生产区以及生态类似地区推广种植.对国审玉米新品种大玉457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以及产量表现进行概述,并进一步提出其大田生产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高产国审玉米大玉457选育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粱11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以河北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原河北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的不育系承16A为母本,以通过组培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良恢复系R111为父本,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3)140102.2021-2022年晋粱112号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达9583.6kg/hm2,比对照晋杂34号平均增产11.7%;生育期128.8d,幼苗绿色,芽鞘绿色,株高169.7cm,穗长30.9cm,穗纺锤形,中紧穗型,红壳褐粒,穗粒重85.5g,千粒重27.8g.该品种具有淀粉含量高、抗旱、抗丝黑穗病、丰产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无霜期130d以上中晚熟地区(山西太原、晋中、长治,山东及新疆昌吉等)种植.

    高粱杂交种晋粱112号组培抗旱高淀粉选育

    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兴两优578的选育

    秦元忆蒙秀菲张上都彭菊...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兴两优578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兴1S和恢复系贵香578组配而成的优质迟熟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米质等级为优质米一级,食味好、口感佳.202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21.

    优质杂交水稻兴两优578选育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嘉丰优27的选育

    金浩晶厉伟杉郑利欣曹郁青...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丰优27是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利用长粒粳型三系不育系嘉禾112A与恢复系P007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生育期适中、广适性强、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抗倒能力强、耐冷性较强等优势,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33029,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等.

    连作晚稻高产优质嘉丰优27选育

    玉米品种齐单8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海燕张玉车会学吴静...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单881是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玉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耐高温的特点,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216165).对齐单88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夏玉米品种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玉米品种齐单881高产选育

    高产广适小麦品种郑麦13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攀徐福新周正富雷振生...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麦136(矮抗58/济麦22)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丰优育种团队采用系谱法定向选择鉴定选育而成,先后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豫审麦20180008)、国家黄淮南片(国审麦20190026)和湖北省(鄂审麦20200011)审定.自审定以来已经在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以及湖北省北部小麦产区大面积种植.对郑麦136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高产广适小麦郑麦136选育

    高产优质香型杂交水稻组合玉龙优1611的选育

    袁小珍杨波刘洁付唯...
    176-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龙优1611是用香型优质不育系玉龙1A与香型抗稻瘟病恢复系泸恢1611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在3年试验中产量表现稳定,所有试验点100%增产.该组合米质优,抗性中,适宜绿色轻简化栽培;因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生活力强、授粉姿态好等特点,在杂交制种中易取得丰收,产量在3000.00~3750.00kg/hm2.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10038).2022年获得四川省"稻香杯"食用稻米品质特等奖,同年被中国农学会评选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2023年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名录和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玉龙优1611选育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吉科糯21

    姜龙王化冰胡博刘禹夫...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科糯21是以糯玉米自选系JN345为母本、自选系JN2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的特点,202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44002.该品种生育期91d;籽粒白紫色、糯质型,排列整齐,外观商品性好;百粒重36.5g,粗淀粉含量51.03%,直链淀粉含量0.79%,皮渣率5.83%.2022-2023年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4121.5kg,比对照品种春糯1号增产6.4%;2023年6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300.0kg,比对照品种春糯1号增产7.3%.吉科糯21中抗大斑病、镰孢茎腐病,感灰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至晚熟区种植.

    鲜食糯玉米吉科糯21新品种

    赏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37

    曾燕楠赵韩伟程润东纪洪亭...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选育优质多用途紫心甘薯新品种,2013年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绵紫9号为母本混合授粉,育成紫心新品种苏薯37,可作蒸煮、加工和观赏用.该品种株型匍匐,中长蔓型,叶形缺刻,顶叶黄绿色,叶色褐色,叶脉紫色,茎蔓褐色,地上部观赏性佳.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熟食干面粉糯,食味品质和商品性好,薯块平均烘干率为32.24%.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感根腐病,高感薯瘟病和蔓割病.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甘薯(2023)320038,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苏省春、夏季种植.

    赏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37

    高油耐旱小粒大豆新品种中牡251

    孙国宏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牡251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育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3Z0023.2021-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700.8kg;2022年同步参加黑龙江省特用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81.7kg.2021-2022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蛋白质含量37.02%,脂肪含量23.12%.中牡251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中抗灰斑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推广.

    高油耐旱小粒大豆中牡251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