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省地方种质资源九山姜的调查与分析

    石博万新建关峰张景云...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实施,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队在兴国县九山村发现了地方品种生姜资源,对此份生姜进行了田间扩繁、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等.结果显示,此份资源顶端叶角度为半直立,茎秆基部略带有紫色并伴有清香味,根茎肥大,姜球呈双行排列,表皮浅黄色,肉质黄白色.纤维较少,肉质鲜嫩,耐贮耐运,易于存窖.将该生姜选送参加"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优异资源评选,被评为2018年十大重要成果之一.

    种质资源普查九山姜地方优异种质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适应性的影响

    赵延勃宋明梅韩琳琳杨亚洲...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发挥天麦119的增产潜力和效益,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在周口市进行不同播量对天麦119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试验设置6个播量处理,即每667m2播量3kg、6kg、9kg、12kg、15kg、18kg,调查其生育时期、全生育时期及群体动态,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天麦11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当播量为9kg/667m2时产量最高,比平均产量增产9.3%,其次为播量6kg/667m2和12kg/667m2,分别比平均产量增产5.2%、6.1%,其余播量均比平均产量减产.天麦119在周口市中高肥水农田条件下,适宜播种期内(10月10-20日)的适宜播种量为6~12kg/667m2.

    小麦天麦119不同播量适应性

    不同处理玉米叶片绝对SPAD值与相对SPAD值的研究

    宋英博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玉米研究中不同玉米品种及生育期对叶片绝对SPAD值影响较大,利用相对SPAD值可不受品种和区域的影响.本研究在北方寒地玉米带以不同玉米品种和施氮处理二因素为基础,2018-2019年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测量不同处理的叶片绝对SPAD值和相对SPAD值,比较二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相对SPAD值差异不显著,各关键生育期品种和施肥处理间交互作用不显著,玉米相对SPAD值可以相互消除生育期间和品种间的差异.

    多重比较玉米施氮量SPAD值

    10个高粱新品种在辽西地区适应性评价

    辛宗绪刘志吴宏生朱晓东...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国家高粱品种登记、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丰富辽西地区高粱品种资源,对引进的10个高粱新品种的物候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穗部性状、田间抗性表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冀酿8号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首选新品种在辽西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冀酿11号综合表现次之,可作为搭配品种在辽西地区推广种植;其他8个品种在适合机械收获、产量、抗性表现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不建议引进种植.

    辽西地区高粱适应性评价

    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敦玉49的选育

    闫治斌马宗海罗致春王学...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玉49是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以DH1087×DH447组配而成的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期为124.55d,需≥10℃活动积温2400℃,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具有早熟、耐密、优质、稳产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玉米敦玉49选育早熟耐密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强盛121的选育

    王磊尚霄吴利珍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盛121是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SS9为母本、F35-2甲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点.2018-201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品种绿色通道区域试验,2年每hm2平均产量9761.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3%.2019年取得植物新品种权(CNA20191003758),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206187).

    玉米新品种强盛121选育

    优良中熟春玉米新品种H1818的选育

    赵越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新品种H1818是以W324作母本、W28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活动积温2650℃以上的中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因抗倒、抗旱性突出,玉米生产可全程机械化操作.通过对H1818多年的试验示范,结合东华北玉米春播区的气候特点,总结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W324W28选育栽培要点

    杂交晚粳组合嘉优8号制种技术

    余剑锋付习陆金根高荣村...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嘉优8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主选育的优质晚粳型恢复系嘉恢8号与粳型三系不育系嘉74A测配出的高产优质单季杂交晚粳新组合,2019年通过上海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2019-2020年在上海、浙江等地制种探索,根据嘉优8号亲本特性,主要从插播要点、水肥管理、赶粉去杂等方面阐述其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嘉优8号制种

    特种黑米新品种桂育黑糯的选育

    罗同平周忠凤莫海玲秦钢...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育黑糯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多个水稻优质材料通过多次有性杂交对广西容县黑糯进行改良,经多 代自交定向选择而育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黑糯稻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富硒能力较强,综合农艺性状有了明显改善,201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黑米新品种桂育黑糯选育

    甘蓝型杂交油菜宝杂油5号高效制种技术

    白红涛张海斌史卫中马智辉...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宝杂油5号在宝鸡塬区的高产高质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其要点是:选择地力中等以上、集中连片、地理隔离条件佳的制种基地;施足底肥、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严格父母本行比1∶2;适期打薹使花期相遇,在薹高10~25cm时打薹,以长度15~25cm、含1~2个分枝为宜;喷施化学杀雄剂控制母本前期低温微粉现象,在薹高15cm左右、蕾长1~2mm时喷施2~3μg/mL的化学杀雄药剂,可以抑制微粉花朵数,提高杂交种纯度;终花期后,及时收割父本,避免混杂.

    宝杂油5号制种打薹微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