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北农种业产学研一体化案例研究

    陈云超何忠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和现代化的基石,其产业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为例,深入剖析了其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大北农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基础优势、充分激发了要素活力,并充分发挥了平台的积极作用.基于大北农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期望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助力国家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业产学研案例研究大北农

    深圳种业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陈红娜杨晓怀代丽娜金曼...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深圳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走在全国前列,种业科技产业发展基础扎实,通过大力推进种业科研攻关和产业平台建设,孵化了一批快速成长的种业企业.为深入贯彻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促进深圳市种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圳种业进行深度调研,以全面了解深圳种业发展现状,为深圳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措施和建议.

    种业创新对策建议深圳

    青海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霍建强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藜麦是青海省特色农作物,2023年全省藜麦种植面积达到2000hm2以上,占全国藜麦种植面积的10%,产量3万t以上,生产的藜麦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单产水平也高于省内其他产区,每667m2效益达3000元以上,远高于小麦、青稞、油菜等作物,在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青海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目前全省藜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今后藜麦高产高效的发展思路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为全省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青海藜麦面积产量

    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何茂盛王康君郭明明张广旭...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种植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提供人类所需的热量与蛋白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以及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选育优良小麦品种成为提升小麦产量的关键所在,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每穗粒数、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而这三要素均与穗部性状相关,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小麦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具体而言,诸如RNA-Seq(BSR-seq)和外显子组捕获测序等基因定位技术,以其高效且精确的特性,迅速成为关键基因定位的有力手段.同时,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在基因分型和育种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遗传信息,基于SNP数据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正日益成为连接遗传位点与发育性状的重要桥梁.研究人员通过将基因共表达网络或数量性状位点分析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识别与表型相关候选基因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一系列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小麦遗传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小麦育种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对小麦穗部调控相关基因及穗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进行分类与总结,旨在为小麦穗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奠定基础.

    小麦穗部性状基因QTL

    艾草的研究现状、应用与展望

    李玉萍魏莉霞张东佳陈文庆...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性温和,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抗癌和抗氧化等多重功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对艾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在不同领域应用现状及艾草种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艾草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艾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艾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展望

    生物育种助力黑龙江省种业创新路径探析

    阚帅帅邢海军王德强孙中华...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育种作为一项能够带动现代种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技术,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黑龙江省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较强的基础和优势,但仍存在产业链协同能力弱、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生物育种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生物育种优势,加速助力黑龙江省种业创新,分析了生物育种在黑龙江省种业创新中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并从优化种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黑龙江省种业创新路径

    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孔东升吴尧王林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劳动力短缺使玉米制种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级制种玉米基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中12个环节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存在的机械化"卡脖子"环节主要是机械去雄、摘棒、扒皮及父本清除、精量播种监测,并从完善制种玉米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种玉米生产模式的改变、加快农机具研发与改进、重视农艺农机融合的田间试验研究、加大农机驾驶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机械信息化建设及集成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等7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稳定我国玉米种子生产安全,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卡脖子"张掖市

    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发展思考与探讨

    孟静娇谢志坚刘婷婷陈国斌...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保山市积极推进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新的考验.在当前新发病害影响玉米生产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探索和推动本地玉米育种工作,总结了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形势,思考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条件,并探讨了发展方向,为促进保山市玉米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以期带动高原特色现代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玉米抗病育种发展保山新形势

    江苏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明朱丽陈镭沈明晨...
    42-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滨海地区凭借其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为了白首乌的知名产地.但当前白首乌产业在品质、种质资源、种植技术管理、机械化应用、产品创新、产业化进程、科技支撑、市场宣传和政府扶持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种培育、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行业合作与科技服务、推广机械化生产、实施绿色防控、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打造品牌、加强市场宣传等策略,旨在推动滨海白首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种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产业价值.

    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赤峰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立峰纪玉忠刘永富李季...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种子管理体系建设、种子企业发展、科研育种、供种保障能力、品种展示示范及种子质量等方面对赤峰市农作物种业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分析了全市在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中存在的种子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种业研发投入低、科研人员不足,基地设施不完善,检测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多举措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建设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提升种子检验水平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为推动全市种业振兴及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赤峰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