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中国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种子协会

王述民

月刊

1671-895X

chinaseedqks@sina.com

010-62180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种业/Journal China Seed Indust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性、技术性种业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国种子产业化、良种繁育、种子检疫检验、种子加工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实用高新技术为主,坚持为科研、生产、教学服务,为繁育推、产、销一体化和实现种子产业化服务为办刊宗旨。设有企业家风采、政策法规、实用新技术与新成果、专题综述、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市场观察、国外动态、种子产业化、名特新优品种、供求信息、读者信箱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太原农作物种业现状及创新发展建议

    梁俊峰郭鑫高旭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太原市农作物种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概述近年来取得的进展.为了推动太原市农作物种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总结了太原市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件不足、科研育种创新能力有限以及种业基地建设尚需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太原市农作物种业创新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太原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创新建议

    湖南祁东县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策略与实践

    周卫安匡红梅许中华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在梳理总结湖南省祁东县多年来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简述了祁东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包括资源调查与收集、种质资源圃建设以及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县级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机制、完善县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以及切实落实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等.这些对策建议对于下一步加强祁东县域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探索实践思考

    山西省种子协会在服务种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朱俊菲张岳遥董思浩徐建平...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级种子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与种业企业的桥梁,在我国种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山西省种子协会为例,分析其在新时代开展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包括观念创新,树立服务种业发展的整体观;工作创新,夯实服务种业发展的新基础;方式创新,增强服务种业发展的新动能;思路创新,引领服务种业发展的新方向,积极助力山西种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省级种子协会探索实践

    农作物种子转基因检测的总结与思考

    张英雷军任雪贞张海波...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作物种子的转基因检测涉及试验研究、南繁育种、品种审定(登记)、生产经营等多个环节,全覆盖检测能够有效遏制违规转基因扩散、保证生物育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转基因种子检测也存在如检测范围不够、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方法落后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好农作物种子的转基因检测,可为政府加大对非法转基因监测力度、净化种子市场、杜绝恶性转基因扩散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转基因检测农作物种子生物育种

    批次式与连续式包衣处理小麦种子质量对比分析

    白丽吕梦洁刘凌云张金叶...
    64-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包衣处理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包衣质量与包衣效率成为加工应用中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解不同包衣方式之间包衣质量的差异,避免由于包衣质量原因引起药效问题,选用市场常见的两款设备对小麦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并在包衣覆盖度、有效成分附着、粉尘脱落率、标准发芽率以及低温发芽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批次式包衣处理在覆盖度上显著优于连续式包衣处理,但是有效成分附着、粉尘脱落率以及发芽率表现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两种处理方式均有良好的包衣质量;连续式包衣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包衣效能,可以有效地缩短操作周期与包衣种子的储藏时间,从而在生产中实现高质高效、轻工省力的目的.

    小麦包衣批次式包衣连续式包衣高效液相色谱发芽测试

    糜子PmLEA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任江陵沈力鸿刘宇涵宋健...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LEA蛋白是一类逆境胁迫下诱导产生的蛋白,为了解糜子PmLEA1基因在逆境中的作用,从河曲红糜子中克隆出PmLEA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分析PmLEA1蛋白的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糜子PmLEA1基因全长549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7863.57Da,氨基酸数目为182个,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属亲水性蛋白,其蛋白序列与柳枝稷LEA蛋白序列的同源性最高,无跨膜转运信号,不是膜上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EG-6000、NaCl、甘露醇、ABA、GA、H2O2、IAA、MeJa、SA胁迫下的PmLEA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各胁迫下PmLE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在根中最大,叶片次之,茎中相对变化最小,且表达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EG-6000胁迫下PmLE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量大.上述结果说明,糜子PmLEA1基因参与了抗旱调控和不同激素信号传导过程.研究结果为糜子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优良的抗旱基因,并为其他禾本科作物LEA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研究思路.

    糜子PmLEA1基因克隆表达模式蛋白性质结构特征

    不同生物菌剂对根结线虫病害地区烟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康峥唐卫迪杨继利曾皓...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害地区烟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生物菌剂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根结线虫病害防效、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菌剂对烟草的促进效果不同,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处理(A1)对根结线虫病地区烟草农艺性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产量方面,以施加微生物菌剂W-1(A4)和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多肽保(A3)增产效果最好;防治根结线虫效果以处理A4最优,处理A3次之;化学品质方面同样以处理A4最优,处理A3次之;施加不同生物菌剂的烟草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与对照A6均无显著性差异,处理A4的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与纤维素酶含量最高.因此,在根结线虫病害地区以施加微生物菌剂W-1处理对烟草生长和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伯克氏菌和淡紫拟青霉生物有机肥+多肽保(3kg/667m2)处理,2种生物菌剂均可用于烟草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

    烟草根结线虫病害生物菌剂生长品质

    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高洪儒赵北平肖明纲孙中义...
    86-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育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品质的根本所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2年抗倒伏性鉴定、1年抗病耐冷性鉴定、1年品质分析测定)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育种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通过该模式2023年筛选鉴定出2份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组合五优稻4号/中科804的单株系五优稻4号/中科804-1和组合龙稻21/吉源香1号的单株系龙稻21/吉源香1号-2.

    水稻"2+1+1"模式抗倒伏高食味品质新种质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大豆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研究

    王一璞纪伟苏文英刘晓梅...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标志,萌发期是可溶性糖利用的关键时期.因此采用HPLC-RID法测定栽培大豆晋大53和野生大豆平南在盐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萌发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以期得出大豆糖代谢在不同胁迫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组分存在差异,栽培大豆的蔗糖、棉子糖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大豆,水苏糖含量高于野生大豆但不明显;在盐胁迫及PEG胁迫条件下,2个品种大豆萌发期蔗糖含量和水苏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栽培大豆葡萄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野生大豆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可溶性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葡萄糖、蔗糖与棉子糖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PEG胁迫条件下,4种可溶性糖含量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2种胁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结果说明,4种可溶性糖受胁迫影响的程度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完全相同,不同胁迫对可溶性糖的作用机理可能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解析.

    大豆盐胁迫干旱胁迫萌发期可溶性糖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茄子种子引发及种衣剂改良效果影响的研究

    周丽萍高一洁赵婷婷张贺...
    97-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茄子种子小而坚硬,外种皮革质,吸水较慢,因此通常遇到发芽慢、出苗不整齐的现象,导致了种子浪费和栽培管理困难,并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对种子包衣可以预防萌发期和苗期病害,提高成苗率,减少整个生长期的农药使用量.但目前尚缺乏针对茄子种子的有效引发方法以及专用型种衣剂,因此以绿裤小黑龙茄子种子为材料,探索3种植物免疫诱抗剂阿泰灵、维大力和智能聪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用于引发的最佳处理条件,并将其加入现有的基础种衣剂中进行种衣剂改良.试验结果表明,阿泰灵对茄子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维大力和智能聪对茄子种子有较好的引发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稀释1000倍和10.0ng/mL;两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最适浓度下使用时,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增加,保护酶活性变化不完全相同,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有增加;将两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加入广东立威威士伯11%精甲·咯·嘧菌种衣剂中不会影响抑菌效果,并且对各发芽指标有提升作用,因此均可用于此种衣剂改良,深圳诺普信地彩11%精甲·咯·嘧菌种衣剂不适用于茄子种子包衣.

    茄子种子植物免疫诱抗剂种子引发种衣剂